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刍议--以国家行政行为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述第14-23页
 第一节 精神损害第14-15页
  一、精神第14页
  二、精神损害第14-15页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第15-20页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第15-16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称谓第16-17页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第17页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据第17-20页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起源与发展第20-23页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起源第20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第20-21页
  三、当代精神损害赔偿的新变化第21-23页
第二章 国家行政行为侵权应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机制第23-29页
 第一节 将精神损害赔偿引入国家行政行为侵权的必要性第23-25页
  一、从基本原则角度分析——有损害即应有赔偿第23-24页
  二、从实务操作角度分析第24页
  三、从现代法治的要求角度分析——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是现代法制的追求第24-25页
  四、从维护和监督行政司法机关行使职权的角度分析第25页
 第二节 将精神损害赔偿引入国家行政行为侵权的可行性第25-29页
  一、法律条件已经具备第26页
  二、思想条件已经具备第26-27页
  三、经济条件已经具备第27-28页
  四、国际环境条件已经具备第28-29页
第三章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各国立法第29-37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第29-32页
  一、法国第29页
  二、德国第29-31页
  三、瑞士第31页
  四、日本第31-32页
  五、其他国家第32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第32-33页
  一、英国第33页
  二、美国第33页
 第三节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立法与实践第33-37页
  一、空白阶段第34页
  二、确定阶段第34-35页
  三、发展阶段第35页
  四、成熟阶段第35-37页
第四章 国家行政行为侵权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构建第37-45页
 第一节 确立的基本原则第37-40页
  一、过错归责原则第37页
  二、非财产性的救济为主,财产补偿为辅第37-38页
  三、赔偿数额不受限制原则第38-39页
  四、法官自由裁量原则第39-40页
 第二节 赔偿范围第40-42页
  一、侵犯生命健康权第40-41页
  二、侵犯名誉权、荣誉权第41页
  三、侵犯姓名权、肖像权第41页
  四、具有人格因素的某些财产损害可以进行精神赔偿第41页
  五、关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其他人格利益遭受侵害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第41-42页
 第三节 构成要件第42-43页
  一、主体要件第42页
  二、客观要件第42页
  三、精神损害的严重程度第42-43页
  四、因果关系要件第43页
 第三节 赔偿标准第43-45页
第五章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构想与展望第45-52页
 第一节 国家行政行为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构想第45-47页
  一、目前可以参照的法律依据第45-46页
  二、立法建议第46-47页
 第二节 国家行政行为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展望第47-52页
  一、相关个案的进展第47-50页
  二、个案视角的法律评价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气式加热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
下一篇:细胞膜微粒与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