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 第10-18页 |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特征 | 第10-13页 |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2页 |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 第12-13页 |
·环境纠纷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5页 |
·环境纠纷的概念 | 第13-14页 |
·环境纠纷的特征 | 第14-15页 |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引入及功能分析 | 第15-18页 |
·降低纠纷解决成本 | 第16页 |
·简化纠纷解决程序 | 第16-17页 |
·缓解人民法院压力 | 第17-18页 |
2 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种类 | 第18-20页 |
·当事人自行和解 | 第18页 |
·民间调解 | 第18-19页 |
·行政处理 | 第19-20页 |
·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缺陷 | 第20-24页 |
·现有的解决途径较为单一 | 第20-21页 |
·现有的解决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第21-24页 |
3 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考察与启示 | 第24-33页 |
·美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色 | 第24-28页 |
·美国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基本类型 | 第24-27页 |
·美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发展 | 第27-28页 |
·日本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色 | 第28-31页 |
·日本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立法发展 | 第28-29页 |
·日本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概述 | 第29-31页 |
·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4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法律构想 | 第33-44页 |
·完善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思路 | 第33-34页 |
·建立多元化的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 | 第33-34页 |
·注重与环境纠纷诉讼制度的衔接 | 第34页 |
·完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 | 第34-37页 |
·规范人民调解员的选任 | 第34-35页 |
·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 | 第35页 |
·注重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 | 第35页 |
·建立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制度 | 第35-37页 |
·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 | 第37-39页 |
·明确环境行政处理的方式 | 第37页 |
·增设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机构 | 第37-38页 |
·规范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程序 | 第38-39页 |
·建立环境仲裁制度 | 第39-42页 |
·环境仲裁机构的设置 | 第39-40页 |
·环境仲裁管辖的确认 | 第40-41页 |
·环境仲裁庭的组成 | 第41页 |
·环境仲裁裁决的效力 | 第41-42页 |
·建立法院案前调解制度 | 第42-44页 |
·法院案前调解制度的含义 | 第42页 |
·法院案前调解机构的设置 | 第42页 |
·法院案前调解的效力 | 第42-43页 |
·法院案前调解的费用负担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