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

基于非医学专业信息用户需求的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以10个我国医学健康网站为分析对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选题缘起第10-12页
     ·网络医学健康信息用户剧增第10页
     ·网络医学健康信息的影响力日益剧增第10-11页
     ·网络医学健康信息用户群的变迁第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同类研究现状第12-19页
     ·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现状第12-15页
     ·网络医学健康信息用户研究现状第15-18页
     ·小结第18-19页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9-21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0-21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页
   ·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医学健康网站用户需求调查研究第22-39页
   ·预试问卷的编制与处理第22-25页
     ·预试问卷的编制第22页
     ·预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方法第22-23页
     ·预试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23-24页
     ·预试问卷的修改第24-25页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5-26页
   ·问卷分析第26-37页
     ·基本资料项分析第26-29页
     ·我国医学健康网站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第29-37页
   ·本调查对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的启示第37-39页
第三章 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9-58页
   ·量表预处理第39页
   ·量表数据总体统计描述第39-42页
   ·因子分析第42-56页
   ·专家调查第56-58页
     ·专家的选择第56页
     ·专家调查结果第56-58页
第四章 基于非医学专业信息用户需求的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实证评价研究第58-65页
   ·评价对象即我国医学健康网站的选取第58页
   ·评测方法第58-59页
   ·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评价结果第59-63页
     ·10个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指数整体分析第59页
     ·10个医学健康网站一级指标得分情况比较分析第59-61页
     ·10个医学健康网站部分二级指标得分情况比较分析第61-63页
     ·10个医学健康网站二级指标得分均值横向比较第63页
   ·评价总结与我国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建设建议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创新第65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待解决的问题第65-6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89页
 附录一 预试问卷第70-74页
 附录二 正式问卷第74-78页
 附录三 第一轮专家调查表第78-82页
 附录四 第二轮专家调查表第82-86页
 附录五 第三轮专家调查表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d5/F35-APE1 siRNA重组腺病毒联合光动力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促醒神经肽orexin系统的腺苷调节及其对皮层胞内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