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1 病原学 | 第10-11页 |
·PRRSV的发现与定名 | 第10页 |
·PRRSV的分类地位与形态 | 第10-11页 |
·PRRSV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2 PRRSV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4页 |
·PRRSV的培养特性 | 第11-12页 |
·PRRS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12页 |
·PRRSV临床症状 | 第12-13页 |
·PRRSV的病理变化 | 第13-14页 |
·PRRS的发病机理 | 第14页 |
3 PR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PRRSV的基因组 | 第14-15页 |
·病毒蛋白和功能 | 第15-17页 |
·PRRSV的遗传变异 | 第17页 |
4 PRRSV的诊断方法 | 第17-19页 |
·血清学方法 | 第17-18页 |
·病原检测 | 第18-19页 |
5 PRRSV的防治 | 第19-21页 |
·防制 | 第19页 |
·治疗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高热病猪群PRRSV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1-27页 |
1 材料 | 第21-22页 |
·病料 | 第21页 |
·细胞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 方法 | 第22-24页 |
·细胞培养 | 第22页 |
·病毒分离鉴定 | 第22-24页 |
3 结果 | 第24-25页 |
·病毒分离结果 | 第24页 |
·病毒的细胞生长特性 | 第24-25页 |
·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特性 | 第25页 |
·TCID_(50)测定 | 第25页 |
·RT-PCR鉴定 | 第25页 |
4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PRRS致病性的测定 | 第27-33页 |
1 材料 | 第27页 |
·动物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页 |
2 方法 | 第27-28页 |
·接种病毒 | 第27页 |
·采集病料 | 第27页 |
·切片制作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1页 |
·临床症状 | 第28-30页 |
·病理变化 | 第30页 |
·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 第30-31页 |
·攻毒PRRSV后病猪病病毒检测结果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PRRSV结构蛋白基因和NSP2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3-47页 |
1 材料 | 第33页 |
·试剂 | 第33页 |
·菌株和细胞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9页 |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第33-34页 |
·ORF2-7基因的PCR扩增 | 第34-35页 |
·NSP2基因PCR扩增 | 第35-36页 |
·基因PCR产物的纯化 | 第36-37页 |
·PCR回收产物的克隆 | 第37-39页 |
3 结果 | 第39-45页 |
·ORF2-7 PCR电泳图片 | 第39页 |
·酶切结果 | 第39-41页 |
·序列分析 | 第41-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