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美国次级债概述 | 第12-23页 |
·次级抵押贷款 | 第12-14页 |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8页 |
·宏观经济推动房价上涨 | 第14-16页 |
·住房政策提高住房自有率 | 第16页 |
·金融产品创新引发住房贷款空前繁荣 | 第16-18页 |
·税收政策为次级贷市场发展推波助澜 | 第18页 |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18-23页 |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 | 第18-20页 |
·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产生 | 第20-21页 |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作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美国次级债危机 | 第23-44页 |
·危机回放 | 第24-28页 |
·房地产市场严重受挫 | 第24-26页 |
·金融机构的沉沦 | 第26-27页 |
·全球股市的剧烈下滑 | 第27-28页 |
·次级债危机的演变历程 | 第28-33页 |
·次级债危机的定义 | 第29页 |
·次级债危机的结构 | 第29-31页 |
·次级债危机产生的机理 | 第31-33页 |
·深层次剖析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33-42页 |
·美国的经济结构使危机产生成为必然 | 第33-37页 |
·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与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危机爆发推波助澜 | 第37-38页 |
·丧失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有负盛名 | 第38-40页 |
·不可推卸的监管缺位 | 第40-41页 |
·美国借贷透支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41-42页 |
·次级债危机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各届主张及危机的处理 | 第44-53页 |
·各界评论纷争四起 | 第44-48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走向扑朔迷离 | 第44-46页 |
·究竟应不应该救市 | 第46-47页 |
·投行境况冰火两重天 | 第47-48页 |
·美国对次级债危机的应对措施 | 第48-53页 |
第四章 次级债危机给中国的影响和警示 | 第53-73页 |
·中国房地产金融现状与问题 | 第53-56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 第56-64页 |
·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境外投资的影响 | 第56-59页 |
·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59-62页 |
·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62-64页 |
·美国次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及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64-73页 |
·给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警示及其应对措施 | 第64-65页 |
·给中国金融市场的警示及其应对措施 | 第65-68页 |
·给中国宏观经济的警示及其应对措施 | 第68-70页 |
·给中国外贸的警示及其应对措施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