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立项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科技立项评价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14页 |
·国内外理论综述 | 第14-24页 |
·国外理论综述 | 第15-20页 |
·国内理论综述 | 第20-22页 |
·启示与借鉴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38页 |
·概述 | 第25页 |
·科技项目立项质量定义及特性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6-31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6-27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程序 | 第27-28页 |
·科技项目的分类 | 第28页 |
·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28-31页 |
·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第31-37页 |
·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 第31-34页 |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熵权的组合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8-46页 |
·概述 | 第38-40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5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第40-43页 |
·基于熵权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第43-44页 |
·组合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46-51页 |
·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46-49页 |
·本课题适用的评价决策模型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基于层次分析-熵-理想点模型的评价 | 第51-55页 |
·选择立项评价指标 | 第51页 |
·建立规范化的评价矩阵 | 第51-52页 |
·赋予评价指标权重 | 第52页 |
·理想点决策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层次分析-熵-理想点排序模型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 第55-62页 |
·石家庄市科技项目立项评价概况 | 第55页 |
·备选项目立项评价决策 | 第55-59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5页 |
·指标组合权重的确定 | 第55-56页 |
·标准化决策矩阵的确定 | 第56-57页 |
·定义理想点A~+和负理想点A~- | 第57页 |
·计算距离S~+和S~-及相对贴近度C~+ | 第57-58页 |
·备选项目优劣排序 | 第58页 |
·模型应用分析 | 第58-59页 |
·多种评价方法的组合应用 | 第59-6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9页 |
·组合评价 | 第59页 |
·科技项目立项的组合评价 | 第59-61页 |
·石家庄市科技立项工作的剖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8章 提高科技项目立项评价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62-66页 |
·对策建议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