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人体软组织形变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软组织形变技术介绍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2章 人体软组织形变模型及拓扑结构的研究 | 第18-31页 |
| ·人体软组织结构和物理特性 | 第18-19页 |
| ·人体软组织建模的物理模型 | 第19-23页 |
| ·人体软组织建模方法介绍 | 第19-2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20-22页 |
| ·质点—弹簧模型 | 第22-23页 |
| ·有限元模型与质点—弹簧模型的比较 | 第23页 |
| ·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人体软组织拓扑结构 | 第23-26页 |
| ·常见的人体软组织面模型的拓扑结构 | 第24页 |
| ·常见的人体软组织体模型的拓扑结构 | 第24-26页 |
| ·改进的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人体软组织拓扑结构 | 第26-29页 |
| ·改进的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拓扑结构 | 第27-28页 |
| ·改进的基于质点—弹簧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形变模型数值算法与力反馈技术的研究 | 第31-48页 |
| ·人体软组织形变的动力学模型 | 第31-33页 |
| ·动力学模型数值积分算法的研究 | 第33-42页 |
| ·数值方法的截断误差 | 第34-36页 |
| ·欧拉(Euler)法 | 第36-37页 |
| ·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 | 第37-41页 |
| ·数值积分算法比较 | 第41-42页 |
| ·力反馈技术的研究 | 第42-47页 |
| ·力反馈技术 | 第43页 |
| ·碰撞检测技术 | 第43-45页 |
| ·力反馈的计算模型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人体软组织形变系统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48-61页 |
| ·系统整体结构 | 第48-49页 |
| ·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 | 第49-52页 |
| ·力反馈设备介绍 | 第49-50页 |
| ·GHOST SDK软件开发包 | 第50-52页 |
| ·OpenGL三维图形标准介绍 | 第52-53页 |
| ·基于OpenGL的人体软组织模型的渲染 | 第53-58页 |
| ·人体软组织表面逼近方式 | 第54-56页 |
| ·顶点法向量的计算 | 第56-57页 |
| ·人体软组织模型渲染 | 第57-58页 |
| ·不同逼近方式下的形变效果比较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5章 人体软组织形变系统算法优化及实验分析 | 第61-77页 |
| ·选择合适的数值积分算法 | 第61-63页 |
| ·寻找最近邻质点 | 第63-69页 |
| ·传统寻找最近邻质点法 | 第63-65页 |
| ·改进的寻找最近邻质点法 | 第65-66页 |
| ·两种方法对比及实验结果 | 第66-69页 |
| ·人体软组织表面形变仿真及稳定性比较 | 第69-71页 |
| ·虚拟手术器械与人体软组织表面接触操作 | 第69-70页 |
| ·稳定性的比较实验 | 第70-71页 |
| ·人体软组织形变过程中力反馈的实验分析 | 第71-75页 |
| ·不同质点数目下软组织形变力反馈的比较 | 第71-74页 |
| ·不同弹性系数下软组织形变力反馈的比较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