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草坪杂草 | 第11-12页 |
·南方暖季型草坪常见杂草 | 第11-12页 |
·北方冷季型草坪常见杂草 | 第12页 |
·过渡带草坪常见杂草 | 第12页 |
2 草坪杂草的危害 | 第12-14页 |
·影响草坪的生长发育 | 第13页 |
·病虫的寄宿主 | 第13页 |
·观赏性下降 | 第13页 |
·影响人的健康 | 第13-14页 |
3 草坪杂草化除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草坪除草剂的安全性研究 | 第14-15页 |
·禾本科草坪杂草化除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阔叶草坪杂草化除的研究 | 第16-18页 |
4 供试药剂简介 | 第18-21页 |
·5%精禾草克EC(5%quizalofop-thyl EC) | 第18页 |
·25%胺苯磺隆WP(25%ehtametsulfuron WP) | 第18-19页 |
·50%草除灵SC(50%quizalofop-thyl EC) | 第19-20页 |
·48%苯达松AS(48%bentazone AS) | 第20页 |
·20%使它隆EC(20%fluroxypyr EC) | 第20-21页 |
5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南京地区马蹄金和白三叶草坪杂草发生特点 | 第23-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南京地区马蹄金草坪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状况 | 第23-26页 |
·南京地区白三叶草坪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状况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31页 |
·南京地区马蹄金草坪杂草的发生特点 | 第27-28页 |
·南京地区白三叶草坪杂草的发生特点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马蹄金和白三叶对胺苯磺隆和草除灵的敏感性 | 第3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马蹄金和白三叶种子的发芽情况 | 第32-33页 |
·马蹄金和白三叶幼苗对除草剂的敏感性 | 第33-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马蹄金幼苗对除草剂的敏感性 | 第36页 |
·白三叶幼苗对除草剂的敏感性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南京地区马蹄金草坪杂草化除技术研究 | 第37-49页 |
第一节 南京地区马蹄金草坪苗期杂草化除技术 | 第37-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不同处理对马蹄金草坪杂草的防治效果 | 第38-41页 |
·不同处理对马蹄金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南京地区马蹄金草坪夏季杂草化除技术 | 第43-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地、试验材料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处理对马蹄金草坪杂草的防治效果 | 第44-45页 |
·不同处理对马蹄金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南京地区马蹄金草坪杂草定点化除技术 | 第46-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试验地、试验材料 | 第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南京地区白三叶草坪杂草化除技术研究 | 第49-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不同处理对白三叶草坪杂草的防治效果 | 第50-53页 |
·不同处理对白三叶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全文结论 | 第57-61页 |
1 南京地区马蹄金和白三叶草坪杂草发生特点 | 第57页 |
2 南京地区马蹄金和白三叶草坪杂草化除技术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