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整定与管理系统可视化平台的研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发展 | 第10-13页 |
| ·电力系统可视化平台的发展和现状 | 第13-15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2 继电保护整定管理系统可视化平台的实现 | 第16-33页 |
| ·平台开发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 ·Visual Studio 2005平台的特点 | 第16页 |
| ·Visual Basic 2005语言特点 | 第16-17页 |
| ·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 第17-18页 |
| ·可视化平台系统结构流程设计 | 第18-20页 |
| ·系统三层结构设计模式 | 第18-19页 |
| ·系统设计流程图 | 第19-20页 |
| ·图形编辑模块的实现 | 第20-29页 |
| ·图形编辑模块实现的基本结构 | 第20-24页 |
| ·各个类的设计及实现 | 第24-28页 |
| ·双缓冲技术的应用 | 第28-29页 |
| ·后台计算程序实现 | 第29-30页 |
| ·Matlab强大的矩阵计算功能 | 第29页 |
| ·COM控件的使用 | 第29-30页 |
| ·计算程序包 | 第30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30-32页 |
| ·数位一体化的实现 | 第30-31页 |
| ·表的设计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图元连接的快速拓扑结构分析功能的实现 | 第33-41页 |
| ·CIM概述 | 第33-34页 |
| ·基于CIM的拓扑数据的获取 | 第34-35页 |
| ·智能连接线的实现 | 第35-40页 |
| ·智能连接线的重要性 | 第35页 |
| ·设备图元对智能连接线的基础支持 | 第35-37页 |
| ·连接线的定义 | 第37-38页 |
| ·连接线的创建 | 第38-39页 |
| ·连接线的调整 | 第39-40页 |
| ·连接线的动作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管理系统可视化平台的应用 | 第41-53页 |
| ·平台启动 | 第41-43页 |
| ·系统图绘制 | 第43-45页 |
| ·数据录入 | 第45-48页 |
| ·短路计算 | 第48-49页 |
| ·整定计算 | 第49-50页 |
|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与后续工作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部分程序代码段 | 第5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