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 第2章 累犯概述 | 第10-17页 |
| ·累犯的概念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累犯概念简介 | 第10-11页 |
| ·本文所采累犯概念 | 第11页 |
| ·累犯制度的类型 | 第11-14页 |
| ·行为中心累犯制和行为人中心累犯制 | 第12-13页 |
| ·特别累犯制、普通累犯制和混合累犯制 | 第13-14页 |
| ·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累犯制度设立的事实依据 | 第15页 |
| ·累犯制度设立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 第3章 我国刑法中累犯的成立要件 | 第17-24页 |
| ·我国普通累犯的成立要件 | 第17-21页 |
| ·主观要件 | 第17页 |
| ·刑度要件 | 第17-19页 |
| ·时间要件 | 第19-21页 |
| ·罪次要件 | 第21页 |
| ·我国特别累犯的成立要件 | 第21-24页 |
| ·罪质要件 | 第21-22页 |
| ·主观要件 | 第22页 |
| ·时间要件 | 第22页 |
| ·刑度要件 | 第22-23页 |
| ·罪次要件 | 第23-24页 |
| 第4章 累犯的法律后果 | 第24-27页 |
| ·累犯的处罚原则 | 第24-25页 |
| ·我国累犯的处罚原则及其评价 | 第25-26页 |
| ·累犯的其他法律后果 | 第26-27页 |
| ·累犯与缓刑 | 第26页 |
| ·累犯与假释 | 第26-27页 |
| 第5章 我国累犯制度的不足与立法完善 | 第27-36页 |
| ·未成年人能否成为累犯的主体问题 | 第27-28页 |
| ·特别累犯的罪质范围问题 | 第28-30页 |
| ·单位累犯问题 | 第30-32页 |
| ·累犯不得假释问题 | 第32-33页 |
| ·缓刑考验期满后再故意犯罪是否构成累犯问题 | 第33-34页 |
| ·认定累犯的例外规定 | 第34-3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后记 | 第39-40页 |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