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格地理信息公众平台体系结构研究及试验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在问题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的关键与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公众平台体系结构 | 第12-15页 |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公众平台中的各类数据 | 第12-13页 |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中的网格数据 | 第12-13页 |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中的基础框架要素 | 第13页 |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中的社会公众信息 | 第13页 |
·平台的软件、硬件、网络环境 | 第13-15页 |
·平台软件环境 | 第14页 |
·平台硬件及网络环境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网格数据 | 第15-20页 |
·网格划分的原则 | 第15页 |
·网格的划分方法 | 第15-19页 |
·规则网格 | 第15-17页 |
·不规则网格 | 第17-19页 |
·网格的编码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基础框架要素 | 第20-29页 |
·城市空间基础框架要素的确定原则 | 第20-21页 |
·城市空间基础框架要素的组成 | 第21-23页 |
·境界要素 | 第21-22页 |
·土地要素 | 第22页 |
·交通要素 | 第22页 |
·水域要素 | 第22-23页 |
·植被要素 | 第23页 |
·其它要素 | 第23页 |
·城市空间基础框架要素的整合方式 | 第23-25页 |
·几何配准 | 第23-24页 |
·属性共享 | 第24页 |
·质量评价 | 第24页 |
·地图合并 | 第24-25页 |
·城市空间基础框架要素的分类编码及组织 | 第25-29页 |
·境界要素编码及组织 | 第25-26页 |
·土地要素编码及组织 | 第26页 |
·交通要素编码及组织 | 第26-27页 |
·水域要素编码及组织 | 第27页 |
·植被要素编码及组织 | 第27-28页 |
·其他要素编码及组织 | 第28-29页 |
第五章 社会公众信息 | 第29-40页 |
·社会公众信息的组成 | 第29-31页 |
·社会公众空间信息 | 第30页 |
·社会公众属性信息 | 第30-31页 |
·社会公众信息的采集获取 | 第31-32页 |
·社会公众空间信息的采集获取 | 第31-32页 |
·社会公众属性信息的采集获取 | 第32页 |
·社会公众信息分类与编码 | 第32-40页 |
·社会公众信息分类编码原则 | 第33-34页 |
·社会公众信息分类的划分 | 第34-39页 |
·社会公众信息编码及组织 | 第39-40页 |
第六章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公众平台的维护 | 第40-49页 |
·平台数据的更新 | 第40-44页 |
·基础框架要素及网格数据的更新 | 第42页 |
·社会公众信息的更新 | 第42-44页 |
·平台安全性以及备份与恢复 | 第44-49页 |
·系统安全设计 | 第44-46页 |
·备份与恢复设计 | 第46-49页 |
第七章 城市网格地理信息公众平台试验 | 第49-69页 |
·公众平台试验系统设计 | 第49-50页 |
·试验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 | 第50-58页 |
·社会公众信息数据库 | 第50-53页 |
·平台网站数据库 | 第53-58页 |
·试验系统功能设计 | 第58-69页 |
·网站功能 | 第59-66页 |
·网站后台管理功能 | 第66-6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