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汴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4页 |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与通济渠(汴河)的开凿 | 第14-19页 |
(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 第14-15页 |
(二) 通济渠(汴河)的开凿 | 第15-19页 |
1. 开凿的条件 | 第15-16页 |
2. 开凿的过程 | 第16-19页 |
二、汴河流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第19-27页 |
(一) 汴河交通运输系统的形成 | 第19-20页 |
(二) 汴河交通运输功能的彰显 | 第20-27页 |
1. 漕运命脉 | 第20-24页 |
2. 交通干线 | 第24-27页 |
三、汴河流域城市的兴起 | 第27-38页 |
(一) 传统城市:汴州和宋州 | 第27-33页 |
1. 交通发达 | 第27-28页 |
2. 商业繁荣 | 第28-31页 |
3. 财力雄厚 | 第31-32页 |
4. 地位上升 | 第32-33页 |
(二) 新兴城市:宿州与河阴 | 第33-38页 |
1. 宿州 | 第33-35页 |
2. 河阴 | 第35-38页 |
四、汴河流域农业的开发 | 第38-45页 |
(一) 汴河流域水利的发展 | 第38-42页 |
1. 沿汴水利工程的兴修 | 第38-39页 |
2. 农田的灌溉及土壤的改良 | 第39-42页 |
(二) 汴河流域粮食的丰产 | 第42-43页 |
(三) 汴河流域人口的增长 | 第43-45页 |
五、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45-55页 |
(一) 汴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及其良性生态作用 | 第45-51页 |
1. 汴堤植柳及其生态效益 | 第45-47页 |
2. 疏浚汴河及其生态作用 | 第47-50页 |
3. 城市发展及其水源条件 | 第50-51页 |
(二) 汴河流域出现的环境问题 | 第51-55页 |
1. 汴河自身引发的环境问题 | 第51页 |
2. 汴河漕运产生的消极影响 | 第51-52页 |
3. 汴河失修造成的恶劣后果 | 第52-53页 |
4. 城市兴建带来的林木消耗 | 第53-55页 |
六、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附: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