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竞业禁止协议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一般理论 | 第11-14页 |
一、竞业禁止的概念 | 第11页 |
二、竞业禁止的分类 | 第11-12页 |
三、竞业禁止中的权益冲突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竞业禁止协议 | 第14-19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的概念 | 第14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形式 | 第14-15页 |
三、竞业禁止协议的特点 | 第15-17页 |
四、竞业禁止协议与保密协议的区别 | 第17-19页 |
第二章: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保护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保护 | 第19-22页 |
一、世界范围内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例 | 第19-21页 |
二、我国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传统商业秘密保护手段的不足 | 第22-24页 |
一、商业秘密受到侵害后再行救济的方式无法弥补权利人的损失 | 第22-23页 |
二、商业秘密权利人取证困难 | 第23页 |
三、无法处理商业秘密的人格化问题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竞业禁止协议保护商业秘密的优势 | 第24-26页 |
一、能够防患于未然 | 第24-25页 |
二、利于举证 | 第25页 |
三、便于管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 | 第26-42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要件 | 第26-31页 |
一、国外立法对竞业禁止协议效力要件的规定 | 第26-28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对竞业禁止协议效力要件的规定 | 第28-29页 |
三、我国地方法规和规章对竞业禁止协议效力要件的规定 | 第29-31页 |
四、我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对竞业禁止协议效力要件的规定 | 第31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竞业禁止协议效力要件标准 | 第31-38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成立的前提条件——用人单位拥有需要用竞业禁止来保护的商业秘密 | 第31-32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对象——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职工 | 第32-33页 |
三、竞业禁止协议的形式要件——书面形式 | 第33-34页 |
四、竞业禁止协议的限制内容——符合合理性标准 | 第34-37页 |
五、竞业禁止协议禁止竞业的对价――合理的经济补偿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终止 | 第38-42页 |
一、竞业禁止协议约定的竞业禁止期限届满 | 第38页 |
二、商业秘密进入公共领域 | 第38页 |
三、非归因于职工过错的离职 | 第38-40页 |
四、竞业禁止义务人支付违约金 | 第40-41页 |
五、用人单位企业的变更、终止 | 第41页 |
六、用人单位自动放弃竞业禁止要求 | 第41-42页 |
第四章:竞业禁止协议的救济 | 第42-48页 |
第一节 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行为 | 第42-44页 |
一、违反竞业禁止协议行为的判断 | 第42-43页 |
二、违反竞业禁止协议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43-44页 |
第二节 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责任 | 第44-48页 |
一、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责任类型 | 第44-45页 |
二、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责任形式 | 第45-46页 |
三、完善我国对违反竞业禁止协议行为责任的追究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