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中国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考察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绪论第12-19页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第12-17页
  一、学术史的回顾和问题的提出第12-16页
  二、需要明确的两个定义—海上力量和海军第16-17页
 第二节 研究框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17-19页
  一、研究框架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页
  三、资料来源第18-19页
第一章 明前期海上力量的建设第19-54页
 第一节 洪武时期海上力量的系统建设第19-38页
  一、海军舰队的组建第19-23页
  二、海军基地的建设第23-30页
  三、攻守兼备的防御型海军战略的提出第30-33页
  四、海上力量建设的成效第33-38页
  五、评价第38页
 第二节 永宣时期的海上力量建设第38-54页
  一、海上力量的继续加强第38-41页
  二、下西洋舰队的组建第41-45页
  三、大规模的造船行动第45-49页
  四、海军的作战效果及其评价第49-54页
第二章 明中后期海上力量的建设第54-111页
 第一节 明中期海上力量的内缩和重建第54-82页
  一、海军建设的内缩第54-61页
  二、嘉靖前期海防的废弛第61-63页
  三、由贸易引发的武装冲突第63-70页
  四、嘉靖中期海上力量的重建第70-79页
  五、嘉靖后期海防力量的加强第79-82页
 第二节 明后期海上力量建设的新问题第82-98页
  一、战舰小型化第82-84页
  二、中日对海权的争夺第84-98页
 第三节 辽东海军的组建和覆灭第98-111页
  一、“三方布置策”的出台第98-100页
  二、东江镇的建立第100-105页
  三、辽东海军的内讧与分裂第105-108页
  四、辽东海军的覆灭第108-111页
第三章 海上力量中的外交控制力第111-137页
 第一节 重建朝贡体制第111-123页
  一、政策的提出第111-112页
  二、郑和下西洋在明朝重建朝贡体制中的作用第112-121页
  三、臣服安南第121-123页
 第二节 中日关系的非正常化第123-137页
  一、倭寇与海盗袭扰战术的形成第123-124页
  二、互相猜忌和防范第124-128页
  三、中日朝贡贸易的恢复和再次中断第128-131页
  四、倭寇与中国海盗的结盟第131-134页
  五、明朝对日本外交控制力的丧失第134-135页
  六、评价第135-137页
第四章 民间海上力量与政府的互动第137-154页
 第一节 明政府对民间海上力量的双重政策第137-142页
  一、保护和利用政策第137-140页
  二、防范政策第140-142页
 第二节 民间海上力量向国家海上力量的转化第142-154页
  一、王直的失败第143-145页
  二、海盗将军郑芝龙第145-152页
  三、海盗集团在向国家海上力量转化过程中的成败原因分析第152-154页
第五章 明朝海军装备和战术的演进第154-207页
 第一节 明朝海军舰船性能介绍第154-175页
  一、明代船舶的发展趋势第154-155页
  二、明初的仿古制战船第155-157页
  三、明初自创形制战船第157-162页
  四、明代中期的舰船第162-169页
  五、明代晚期的中国战舰第169-171页
  六、明代各时期中西方舰船比较第171-175页
 第二节 舰载武器第175-194页
  一、兵器制造机构第175页
  二、火炮第175-186页
  三、火枪和火箭第186-192页
  四、燃烧和爆炸型火器第192-194页
 第三节 明代海军战术的演进第194-207页
  一、接舷与冲撞的时代第194-197页
  二、炮战和纵队战术的提出第197-202页
  三、混战战术的运用第202-207页
参考文献第207-210页
后记第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黎巴嫩战争看里根时期的中东政策
下一篇: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变(197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