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宽带无线网络标准概述 | 第8-10页 |
·无线城域网 | 第8-9页 |
·无线局域网 | 第9页 |
·无线个域网 | 第9-10页 |
·Wi-Fi,Wimax与宽带无线网络关系 | 第10-11页 |
·Wi-Fi与802.11 | 第10-11页 |
·Wimax与802.16 | 第11页 |
·移动IP技术 | 第11页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13-14页 |
2 Wi-Fi,Wimax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功能特性及关键技术的分析比较 | 第14-48页 |
·Wi-Fi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特性及关键技术 | 第14-32页 |
·Wi-Fi的物理层实现 | 第14页 |
·Wi-Fi物理层的构成及其实现的功能 | 第14-16页 |
·Wi-Fi物理层关键技术 | 第16-22页 |
·Wi-Fi MAC层的帧结构 | 第22-24页 |
·Wi-Fi MAC层的功能 | 第24-25页 |
·Wi-Fi MAC媒体接入控制原理 | 第25-32页 |
·Wimax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特性及关键技术 | 第32-44页 |
·Wimax物理层的实现 | 第32页 |
·Wimax物理层的构成及其实现的功能 | 第32-33页 |
·Wimax物理层的关键技术 | 第33-38页 |
·Wimax MAC层的帧结构 | 第38-40页 |
·Wimax MAC层功能 | 第40-41页 |
·WimaxMAC层媒体接入控制 | 第41-44页 |
·Wi-Fi,Wimax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Wi-Fi,Wimax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基本功能比较 | 第44页 |
·Wi-Fi,Wimax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关键技术比较及对实用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Wi-Fi,Wimax分析比较结果 | 第45页 |
·Wi-Fi,Wimax异构网络互联方案的选择 | 第45-48页 |
3 移动IP及其路由技术和切换技术 | 第48-60页 |
·移动IP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48页 |
·移动IP协议 | 第48-53页 |
·移动IP协议的功能实体及常用术语 | 第48-51页 |
·移动IP工作过程 | 第51-53页 |
·移动IP的路由技术 | 第53-55页 |
·单播数据路由 | 第53-54页 |
·广播数据路由 | 第54页 |
·组播数据路由 | 第54-55页 |
·移动IP的切换技术 | 第55-60页 |
·低延迟切换 | 第55-57页 |
·快速切换 | 第57-59页 |
·无缝切换 | 第59-60页 |
4 移动IP存在的问题及其平滑切换方式改进 | 第60-69页 |
·移动IP存在的问题 | 第60页 |
·影响移动IP平滑切换性能的分析及各项技术改进 | 第60-64页 |
·移动IP平滑切换方式的改进 | 第64-69页 |
5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之间漫游方案的研究 | 第69-80页 |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之间漫游的可能性 | 第69页 |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之间的漫游方案 | 第69-75页 |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互联组网方案 | 第69-70页 |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漫游中路由及切换方案 | 第70-74页 |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漫游中缓存转发机制 | 第74-75页 |
·Wi-Fi,Wimax异构IEEE802网络之间的触发切换算法 | 第75-80页 |
·切换的概念和功能 | 第75页 |
·切换的基本过程 | 第75-76页 |
·切换准则 | 第76-78页 |
·Wi-Fi,Wimax异构网间触发切换存在的问题 | 第78-79页 |
·Wi-Fi,Wimax异构网络触发切换准则的改进 | 第79-80页 |
结束语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