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DNA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 第12-14页 |
·荧光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DNA分子荧光探针的类型 | 第19-27页 |
·DNA与探针分子或离子的作用方式 | 第27-29页 |
·探针分子与DNA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DNA分子荧光探针研究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第二章 Ru(III)、Rh(III)、Pd(II)离子与ct-DNA的键合相互作用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小檗碱和溴化乙锭与ct-DNA的光谱学作用比较 | 第48-57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溴化乙锭的改造及产物与ct-DNA的作用 | 第57-66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五章 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光谱学研究和分析应用 | 第66-76页 |
·引言 | 第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