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18页 |
符号说明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检测生物单分子 | 第19-52页 |
·全内反射的原理 | 第20-23页 |
·全内反射显微术在生物单分子探测中的应用 | 第23-40页 |
·离体生物单分子探测 | 第23-34页 |
·活细胞中生物单分子探测 | 第34-40页 |
·荧光探针 | 第40-43页 |
·展望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2页 |
第二章 全内反射单分子计数蛋白质定量方法 | 第52-71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53-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盖玻片的洗涤方法 | 第54页 |
·使用物镜型TIRFM进行单分子成像 | 第54-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单分子成像 | 第56-59页 |
·单分子计数对没有吸附的IgG(H+L)-488定量 | 第59页 |
·单分子计数对有吸附平衡的IgG(H+L)-488定量 | 第59-65页 |
·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第三章 单分子水平观测质膜上转铁蛋白与转铁蛋白受体的结合及转铁蛋白受体复合物的运动 | 第71-105页 |
·引言 | 第71-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试剂 | 第73页 |
·细胞培养 | 第73页 |
·细胞计数 | 第73-74页 |
·细胞自发荧光的漂白 | 第74页 |
·观察细胞上Tf的结合及TfR的聚集分布情况 | 第74页 |
·仪器 | 第74-75页 |
·成像方法及数据分析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99页 |
·细胞自发荧光的消除 | 第75-78页 |
·Tf-biotin的QD-streptavidin荧光标记 | 第78-81页 |
·Tf-biotin和QD-strcptavidin的结合方式 | 第81页 |
·细胞膜TfR结合Tf的特异性 | 第81-82页 |
·TfR-Tf复合物的形成 | 第82-84页 |
·细胞膜上单个TfR-Tf复合物的荧光成像 | 第84-87页 |
·连续观测细胞膜上TfR-Tf的结合 | 第87-88页 |
·单分子水平追踪质膜上TfR的聚合现象 | 第88-92页 |
·细胞膜TfR-Tf复合体的运动轨迹及扩散系数 | 第92-99页 |
·结论 | 第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第四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的QD标记及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 第105-165页 |
·引言 | 第105-108页 |
·实验部分 | 第108-122页 |
·试剂 | 第108-109页 |
·仪器 | 第109页 |
·产品确认 | 第109页 |
·细胞培养及处理 | 第109-110页 |
·生物素化配体的合成 | 第110-122页 |
·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哌唑嗪的生物素化 | 第110-112页 |
·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的生物素化 | 第112-122页 |
·活细胞上配体-QD荧光图像的获取 | 第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2-151页 |
·哌唑嗪的量子点标记及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 第122-133页 |
·哌唑嗪的生物素化 | 第122-126页 |
·哌唑嗪-biotin的QD-streptavidin荧光标记 | 第126-128页 |
·哌唑嗪-QD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 第128-133页 |
·去氧肾上腺素的量子点标记及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 第133-150页 |
·去氧肾上腺素的生物素化 | 第133-139页 |
·去氧肾上腺素-biotin的QD-streptavidin荧光标记 | 第139-141页 |
·不同链长的去氧肾上腺素-QD与α_(1A)-AR的结合 | 第141-145页 |
·去氧肾上腺素-QD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 第145-150页 |
·活细胞上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观察 | 第150-151页 |
·结论 | 第151-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66-1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7-168页 |
英文论文 | 第168-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