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的表面改性及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 ·阻燃高分子材料 | 第10-15页 |
| ·阻燃高分子材料的早期发展 | 第10-11页 |
| ·常见的阻燃高分子材料 | 第11-13页 |
| ·本质阻燃高聚物 | 第13-15页 |
| ·聚丙烯阻燃 | 第15-21页 |
| ·含卤阻燃聚丙烯 | 第16-17页 |
| ·无卤阻燃聚丙烯 | 第17页 |
| ·聚丙烯阻燃机理 | 第17-21页 |
| ·阻燃剂 | 第21-23页 |
| ·阻燃剂的种类 | 第21页 |
| ·反应型阻燃剂 | 第21页 |
| ·添加型阻燃剂 | 第21-22页 |
| ·未来高效阻燃系统 | 第22-23页 |
| ·阻燃剂的改性 | 第23-26页 |
| ·阻燃剂改性的目的 | 第23页 |
| ·阻燃剂常用的改性剂 | 第23-24页 |
| ·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机理 | 第24-26页 |
| ·本论文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 ·本论文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 第二章 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改性 | 第32-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 ·原料 | 第32-33页 |
| ·实验和检测仪器 | 第33页 |
| ·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 ·XRD分析 | 第34-35页 |
| ·FTIR分析 | 第35-38页 |
| ·SEM分析 | 第38-40页 |
| ·分散性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硅烷偶联剂对聚磷酸铵的表面改性 | 第44-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 ·实验原料 | 第45页 |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 ·分散性分析 | 第46-47页 |
| ·XRD分析 | 第47页 |
| ·FT-IR分析 | 第47-48页 |
| ·SEM分析 | 第48-49页 |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49-51页 |
| ·KH-550改性APP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第四章 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 | 第56-7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 ·原料 | 第56页 |
|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 ·测试表征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0页 |
| ·阻燃性能测试 | 第58-60页 |
| ·XRD分析 | 第60-61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61-63页 |
| ·SEM分析 | 第63-65页 |
| ·FT-IR分析 | 第65-66页 |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66-69页 |
| ·熔体流动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4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