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导论 | 第11-17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二、大众文化概述 | 第17-27页 |
(一) 相关概念的诠释 | 第17-20页 |
1. 对“文化”的理解 | 第17页 |
2.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 | 第17-19页 |
3. 对“主流文化”的理解 | 第19-20页 |
(二) 大众文化的特征 | 第20-22页 |
1. 大众媒介性 | 第20页 |
2. 商业赢利性 | 第20-21页 |
3. 休闲娱乐性 | 第21页 |
4. 科学技术性 | 第21-22页 |
5. 强烈渗透性 | 第22页 |
(三) 大众文化的功能 | 第22-24页 |
1. 意识形态导向功能 | 第22页 |
2. 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 第22-23页 |
3. 艺术审美功能 | 第23-24页 |
4. 休闲娱乐功能 | 第24页 |
5. 激励创新功能 | 第24页 |
(四) 大众文化的评价 | 第24-27页 |
1. 大众文化的历史地位 | 第24-25页 |
2. 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 | 第25-27页 |
三、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27-50页 |
(一)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27-40页 |
1.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27-29页 |
2.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29-31页 |
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31-34页 |
4.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34-36页 |
5. 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 第36-40页 |
(二)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0-50页 |
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因素 | 第40-44页 |
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因素 | 第44-47页 |
3. 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 第47-50页 |
四、应对大众文化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 第50-61页 |
(一) 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 | 第50-55页 |
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 第50-51页 |
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 第51-52页 |
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构体系 | 第52-54页 |
4.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 | 第54-55页 |
(二)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 第55-58页 |
1. 丰富大众文化自身的思想内涵 | 第55-56页 |
2. 开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 第56-57页 |
3.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 第57-58页 |
(三) 以主流文化为引导,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多样化模式 | 第58-61页 |
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三自”教育模式 | 第58页 |
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教育模式 | 第58-60页 |
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教育模式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