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6-11页 |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9页 |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9-11页 |
| (一) 研究对象——坳瑶、黄泥鼓、黄泥鼓舞 | 第9-11页 |
| (二) 选择上古陈村作为调查点的理由 | 第11页 |
| 第二部分 上古陈村坳瑶黄泥鼓舞的田野考察 | 第11-18页 |
| 一、所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 | 第11-13页 |
| 二、坳瑶黄泥鼓、黄泥鼓舞的现状 | 第13-14页 |
| 三、坳瑶黄泥鼓的使用情况 | 第14-17页 |
| (一) 节庆时使用 | 第14-17页 |
| (二) 丧礼中打斋时使用 | 第17页 |
| 四、坳瑶黄泥鼓的相关禁忌 | 第17-18页 |
| 第三部分 上古陈村坳瑶黄泥鼓舞的文化意蕴及社会功能 | 第18-28页 |
| 一、文化意蕴 | 第18-25页 |
| (一) 自然崇拜——对话自然 | 第18-20页 |
| (二) 祖先崇拜——始祖纪功 | 第20-22页 |
| (三) 图腾崇拜——渗透其中 | 第22-24页 |
| (四) 处女崇拜——化于无形 | 第24-25页 |
| 二、社会功能 | 第25-28页 |
| (一) 再现神圣娱乐,娱神娱人自娱 | 第25-26页 |
| (二) 见证师公权威,维护传统礼仪 | 第26-27页 |
| (三) 借舞宣泄情感,加强民族团结 | 第27-28页 |
| 第四部分 坳瑶黄泥鼓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第28-30页 |
| 一、民间艺人对黄泥鼓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盘志强为例 | 第28-29页 |
| 二、政府组织对黄泥鼓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第29-30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与思考 | 第30-35页 |
| 一、传统黄泥鼓——维系坳瑶内部关系的纽带 | 第30-31页 |
| 二、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未来走向预测:异化与消失,危机重重 | 第31-32页 |
| 三、对上古陈村坳瑶民间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保护的建言 | 第32-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