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软岩巷道锚壳喷支护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外软岩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软岩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当前软岩工程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 ·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第2章 矿井基本概况 | 第15-19页 |
| ·矿井基本概况 | 第15页 |
| ·矿井地质条件 | 第15-17页 |
| ·九龙矿巷道基本工程地质特征 | 第17-19页 |
| 第3章 锚壳喷支护技术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 ·软岩及其分类 | 第19-22页 |
| ·软岩的概念 | 第19-21页 |
| ·软岩的分类 | 第21页 |
| ·高应力软岩的概念 | 第21页 |
| ·高应力软岩的形成条件 | 第21-22页 |
| ·高应力软岩的分级 | 第22页 |
| ·锚壳喷支护体系荷载的确定 | 第22-23页 |
| ·锚壳喷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 第23-26页 |
| ·壳体参数确定方法 | 第23-25页 |
| ·锚杆系统支护参数的确定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4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 第28-40页 |
| ·相似材料模拟研究原理 | 第28-30页 |
|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 第30-31页 |
|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设计的目的 | 第30-31页 |
| ·模型试验基本要求 | 第31页 |
| ·九龙矿北二正巷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设计 | 第31-33页 |
| ·试验巷道条件 | 第31-32页 |
| ·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 ·试验过程 | 第33-39页 |
| ·模型的实现 | 第33-34页 |
| ·试验经过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5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第40-53页 |
| ·FLAC~(3D) 的功能简介 | 第40-41页 |
|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模型 | 第41-44页 |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 ·锚壳喷支护数值模拟过程 | 第43-44页 |
| ·九龙矿北二正巷边界条件的实施 | 第44页 |
| ·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 第44-51页 |
| ·原始复杂应力的模拟 | 第44页 |
| ·九龙矿北二正巷开挖模拟 | 第44-46页 |
| ·九龙矿北二正巷上部锚杆支护模拟 | 第46-51页 |
| ·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分析 | 第51页 |
| ·围岩位移分析 | 第51页 |
| ·围岩应力分布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锚壳喷支护技术工业性试验 | 第53-64页 |
| ·试验巷道的基本情况 | 第53-54页 |
|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分析 | 第54-55页 |
| ·九龙矿北二正巷整修设计参数 | 第55-58页 |
| ·巷道断面扩修参数 | 第55页 |
| ·浅部围岩加固参数 | 第55页 |
| ·二次锚壳喷支护参数 | 第55-57页 |
| ·底角锚杆参数 | 第57-58页 |
| ·现场观测及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 ·现场观测 | 第58页 |
| ·观测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个人简介 | 第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