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

三种养殖鱼类抗病毒免疫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7页
 第一节 线粒体VDAC与细胞凋亡第15-27页
     ·VDAC 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第15-17页
       ·VDAC 的结构第15-16页
       ·VDAC 的生理功能第16-17页
     ·VDAC 活性的调节第17-22页
       ·VDAC 与胞质、线粒体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7-18页
       ·VDAC 与己糖激酶(HK)的相互作用第18-19页
       ·VDAC 与活性氧类(ROS)第19-20页
       ·VDAC 与细胞内Ca~(2+)信号第20-21页
       ·其它方式的调节第21-22页
     ·VDAC 与细胞凋亡第22-27页
       ·VDAC 与 Bcl-2 促凋亡蛋白的相互作用第22-23页
       ·VDAC 关闭诱导细胞凋亡第23-25页
       ·VDAC异构体与细胞凋亡第25页
       ·VDAC 参与 PTP 介导的细胞凋亡第25-27页
 第二节 鱼类免疫球蛋白第27-36页
     ·鱼类IgM第27-31页
       ·鱼类IgM 基因的克隆第27页
       ·血清中IgM第27-29页
       ·粘液中IgM第29-30页
       ·鱼类血清IgM 与粘液IgM 的关系第30-31页
     ·鱼类 IgD第31-33页
     ·鱼类 IgW第33-34页
     ·鱼类IgNAR第34-35页
     ·鱼类IgT 和IgZ第35页
     ·鱼类 IgG第35-36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第36-37页
第二章 牙鲆两个抗病毒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第37-86页
 第一节 牙鲆VDAC基因(PoVDAC)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第37-70页
     ·前言第37页
     ·材料和方法第37-46页
       ·SMART cDNA 的合成第37-38页
       ·RACE-PCR 扩增PoVDAC 基因全长cDNA 序列第38页
       ·序列同源性、二级结构及分子进化树分析第38-39页
       ·Real-time PCR 反应第39-40页
         ·细胞和组织总 RNA 的分离及第一链cDNA 合成第39页
         ·Real-time PCR第39-40页
       ·PoVDAC在FEC细胞中的诱导表达分析第40页
         ·灭活 SMRV 诱导 FEC 细胞的处理第40页
         ·PoVDAC蛋白表达的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第40页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40-41页
       ·PoVDAC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细菌中的诱导表达第41页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41页
         ·PoVDAC 蛋白的表达及鉴定第41页
       ·PoVDAC 蛋白抗血清的制备第41-42页
         ·多克隆兔抗的制备第42页
         ·多克隆鱼抗的制备第42页
       ·Western blot 分析第42-43页
         ·细胞或组织蛋白样品制备第42页
         ·Western blot 分析第42-43页
       ·PoVDA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在鱼类细胞中瞬时表达第43-44页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43页
         ·PoVDAC/pEGFP-N3 质粒的提取第43-44页
         ·PoVDAC/pEGFP-N3 在鱼类细胞系中的瞬时转染第44页
         ·真核表达载体PoVDAC/pcDNA3构建及在EPC细胞的表达分析第44页
       ·VDAC 蛋白在细胞内分布的免疫荧光检测第44-45页
       ·细胞免疫组化双标记实验第45-46页
       ·病毒诱导 FEC 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第46页
       ·病毒诱导的牙鲆皮肤培养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46页
     ·结果第46-68页
       ·牙鲆PoVDAC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及特征第46-48页
       ·同源性和分子进化树分析第48-51页
       ·PoVDAC 基因在SMRV 病毒诱导下的差异表达第51页
       ·PoVDAC基因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1-52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51页
         ·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1-52页
       ·PoVDAC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第52-55页
       ·PoVDAC基因在鱼类细胞中的瞬时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第55-58页
       ·VDAC在鱼类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第58-59页
       ·PoVDAC及SMRV在病毒诱导FEC细胞中定位分析第59-62页
       ·流式细胞术对SMRV 诱导的FEC凋亡细胞的定量分析第62页
       ·病毒诱导的牙鲆皮肤培养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第62-68页
     ·讨论第68-70页
 第二节 牙鲆钙调素基因(PoCaM)的克隆及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第70-86页
     ·前言第70页
     ·材料和方法第70-73页
       ·试剂第70-71页
       ·EST来源第71页
       ·计算机辅助分析第71页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第71-72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第72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72页
         ·PoCaM蛋白的诱导表达第72页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表达第72-73页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72页
         ·PoCaM在鱼类细胞系中的瞬时表达第72-73页
         ·PoCaM 在EPC 细胞系中的稳定转染第73页
     ·结果第73-82页
       ·PoCaM基因及编码产物特征分析第73页
       ·目的基因PCR扩增结果第73-77页
       ·PoCaM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第77-79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77-78页
         ·PoCaM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第78-79页
       ·PoCaM 基因在鱼类细胞系中的表达第79-82页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9-80页
         ·PoCaM在鱼类细胞系中的瞬时表达第80-81页
         ·PoCaM在 EPC 细胞系中的稳定表达第81-82页
     ·讨论第82-86页
第三章 病毒诱导的草鱼皮肤培养上清液中特异性抗体分析第86-102页
   ·前言第86-87页
   ·材料与方法第87-91页
     ·实验鱼第87页
     ·免疫接种第87-88页
     ·皮肤培养上清液的收集第88页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第88-89页
     ·Western blot分析第89-90页
       ·抗血清及皮肤培养液抗体特异性分析第89页
       ·草鱼抗血清中IgM 分析第89-90页
     ·类 Ig 样物质的分析第90页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第90页
     ·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第90-91页
   ·结果第91-99页
     ·草鱼抗SMRV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第91-94页
       ·抗血清及皮肤培养液iELISA效价第91页
       ·抗血清及皮肤培养液的western blot分析第91-92页
       ·抗血清、粘液及皮肤培养液特性分析第92-93页
       ·抗血清及皮肤培养液的IFA检测结果第93-94页
       ·皮肤培养液的FCM分析第94页
     ·草鱼抗 RGV 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第94-99页
       ·抗血清的western blot分析第94-96页
       ·皮肤培养液中抗 RGV 病毒抗体水平第96-97页
       ·抗血清及皮肤培养液的 IFA 检测结果第97-99页
     ·草鱼皮肤培养液中抗 VDAC 融合蛋白抗体水平第99页
   ·讨论第99-102页
第四章 赤点石斑鱼皮肤培养上清液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第102-117页
 第一节 赤点石斑鱼皮肤培养上清液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第102-113页
     ·前言第102页
     ·材料和方法第102-104页
       ·实验材料第102页
       ·皮肤的取样第102-103页
       ·皮肤的培养第103页
       ·皮肤培养上清液的收集及灭活处理第103页
       ·细胞形态观察及计数第103页
       ·皮肤培养上清液抗病毒活性检测第103-104页
     ·结果第104-111页
       ·石斑鱼皮肤的体外培养第104页
       ·皮肤培养上清液抗病毒活性第104-111页
         ·抗 RGV 病毒结果第104-105页
         ·抗 SMRV 病毒结果第105-111页
     ·讨论第111-113页
 第二节 赤点石斑鱼血清与皮肤粘液的SDS-PAGE 蛋白电泳分析第113-117页
     ·前言第113页
     ·材料和方法第113-114页
       ·实验材料第113页
       ·血清及皮肤粘液样品制备第113页
       ·SDS-PAGE 蛋白电泳第113-114页
     ·结果第114-116页
     ·讨论第116-117页
总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钻孔数据分析与三维可视化建模的数据集市研究
下一篇: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对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