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缺席审判制度概述 | 第10-20页 |
·缺席审判的含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0-12页 |
·缺席审判的含义及其界定 | 第10-11页 |
·缺席审判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1-12页 |
·缺席审判制度的诉讼地位和功能 | 第12-14页 |
·缺席审判制度的诉讼地位 | 第12-13页 |
·缺席审判制度的功能 | 第13-14页 |
·国外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考察 | 第14-20页 |
·国外缺席审判制度略考 | 第14-17页 |
·国外缺席审判制度的基本模式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现状 | 第20-21页 |
·立法现状 | 第20页 |
·司法现状 | 第20-21页 |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1-25页 |
·立法规定的不足 | 第22-23页 |
·原、被告诉讼地位不平等 | 第23页 |
·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不当干预 | 第23-24页 |
·现有救济手段不符合程序正义 | 第24-25页 |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 | 第25-29页 |
·宜粗不宜细的立法传统 | 第25页 |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 第25-26页 |
·对缺席审判功能的错误理解 | 第26-27页 |
·对绝对客观真实的片面追求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 | 第29-41页 |
·制度模式的选择 | 第29-31页 |
·缺席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1-36页 |
·约束性辩论原则 | 第31-33页 |
·诉讼平等原则 | 第33页 |
·处分原则 | 第33-35页 |
·程序公正原则 | 第35-36页 |
·完善缺席审判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6-41页 |
·明确界定缺席的含义 | 第36-37页 |
·明确缺席审理程序的适用要件 | 第37-39页 |
·完善缺席判决的救济手段 | 第39页 |
·确立恶意缺席的制裁机制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