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8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新沂河概况及水质情况 | 第14-20页 |
| ·新沂河工程概况 | 第14-17页 |
| ·新沂河区域基本情况 | 第17页 |
| ·新沂河污水情况及下泄特征 | 第17-2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0-34页 |
| ·国内外城市尾水输移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综述 | 第20-31页 |
| ·城市尾水输移河流生态修复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系统处置理论及方法 | 第32-34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6页 |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 ·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36-38页 |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 ·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 第二章 人工湿地系统及土地渗流系统净化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水体的试验研究 | 第38-62页 |
|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38-46页 |
| ·人工湿地系统 | 第38-42页 |
| ·土地渗流系统 | 第42-45页 |
| ·测试指标和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 ·人工湿地系统 | 第46-55页 |
| ·土地渗流系统 | 第55-58页 |
| ·植物的选择及运行 | 第58-60页 |
|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60-62页 |
| 第三章 生物滤池净化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水体试验研究 | 第62-84页 |
|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62-65页 |
| ·试验场地 | 第62页 |
| ·试验工艺流程 | 第62-63页 |
| ·试验生物滤池设计参数 | 第63-64页 |
| ·试验装置运行 | 第64-65页 |
| ·采样时间及监测项目 | 第6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5-82页 |
| ·氮去除 | 第66-68页 |
| ·COD_(Mn)去除效果 | 第68-69页 |
| ·不同粒径滤料床的运行效果 | 第69-74页 |
| ·几何尺寸对污染物净化的影响 | 第74-76页 |
| ·不同运行条件对污染物净化的影响 | 第76-80页 |
| ·填料内部堵塞问题利弊分析 | 第80-82页 |
|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82-84页 |
| 第四章 河道稳定塘净化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水体的试验研究 | 第84-106页 |
|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84-88页 |
| ·试验装置 | 第84-87页 |
| ·贮水式稳定塘构建 | 第87页 |
| ·试验方法 | 第87-8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8-101页 |
| ·连续出水稳定塘 | 第88-91页 |
| ·贮水式稳定塘试验分析 | 第91-101页 |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1页 |
| ·新沂河河道稳定塘调度运用研究 | 第101-105页 |
| ·新沂河行洪规律分析 | 第102-103页 |
| ·新沂河河道稳定塘运行调度 | 第103-105页 |
|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105-106页 |
| 第五章 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系统优化研究 | 第106-123页 |
| ·确立生态修复系统优化目标 | 第106页 |
| ·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第106-108页 |
| ·收集和分析资料 | 第106-107页 |
| ·主要的城市尾水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第107-108页 |
| ·理论基础 | 第108-113页 |
| ·灰色非线性规划模型 | 第108-109页 |
| ·灰色系统基本概念 | 第109-112页 |
| ·大系统理论分解与协调方法 | 第112页 |
| ·解灰色非线性规划问题的Kuhn-Tucker条件 | 第112-113页 |
| ·城市尾水输移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数学模型 | 第113-116页 |
| ·系统关系拓扑图 | 第113页 |
|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13-115页 |
| ·模型解法 | 第115-116页 |
| ·验证 | 第116-122页 |
| ·新沂河概况 | 第116-118页 |
| ·新沂河生态修复系统模型 | 第118-120页 |
| ·模型优化的结果 | 第120-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 ·本章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22-12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 ·结论 | 第123-124页 |
| ·展望 | 第124-125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25-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论著 | 第136-139页 |
| 1. 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36-137页 |
| ·发表论文 | 第136页 |
| ·申请国家专利 | 第136-137页 |
| ·出版论著 | 第137页 |
| 2. 科研情况 | 第137页 |
| 3. 获奖情况 | 第137-139页 |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