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2 数字解调解扩的基本原理 | 第11-30页 |
·二相差分编码理论 | 第11-13页 |
·2PSK调制 | 第11-12页 |
·2DPSK调制 | 第12-13页 |
·2DPSK信号的解调 | 第13页 |
·抽样定理 | 第13-17页 |
·低通抽样定理 | 第14-15页 |
·带通抽样定理 | 第15-17页 |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第17页 |
·扩频通信系统的指标 | 第17-18页 |
·扩频通信的特点 | 第18-19页 |
·扩频通信的分类 | 第19页 |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DSSS) | 第19-23页 |
·直扩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扩频序列 | 第21页 |
·m序列 | 第21-23页 |
·本文采用的同步解扩算法结构、工作原理 | 第23-27页 |
·伪随机码的同步 | 第23-24页 |
·数字匹配滤波器 | 第24-27页 |
·本文的工程设计分析 | 第27-30页 |
3 中频数字解调解扩器的硬件研制 | 第30-50页 |
·硬件总体结构 | 第30页 |
·AD6644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30-33页 |
·模拟中频信号输入电路 | 第31-32页 |
·编码时钟信号输入电路 | 第32页 |
·AD6644的供电和输出负载电路 | 第32-33页 |
·FPGA设计 | 第33-36页 |
·Virtex-IV系列FPGA简介 | 第33-34页 |
·选择XC4VSX35实现双通道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原因 | 第34-36页 |
·FPGA的配置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PROM的选择 | 第37-39页 |
·电源芯片的选择 | 第39-40页 |
·印制板设计 | 第40-48页 |
·信号完整性SI的分析 | 第40-44页 |
·电源完整性PI的分析和设计 | 第44-47页 |
·印制板设计时的其他问题 | 第47-48页 |
·电路板实物图 | 第48-50页 |
4 中频数字解调解扩器的FPGA编程 | 第50-63页 |
·程序设计 | 第52-60页 |
·延迟器的实现 | 第53页 |
·14bits乘法器的实现 | 第53-55页 |
·数字低通滤波器的实现 | 第55页 |
·匹配滤波器的实现 | 第55-57页 |
·抽样判决器的实现 | 第57页 |
·分频器的实现 | 第57-58页 |
·顶层模块all_signal的实现 | 第58页 |
·接口电路的实现 | 第58-60页 |
·逻辑综合与优化设计 | 第60-61页 |
·时序约束 | 第60页 |
·引脚与区域约束 | 第60-61页 |
·配置FPGA | 第61-63页 |
5 调试与测试结果 | 第63-70页 |
·硬件电路调试 | 第63页 |
·软件、硬件的联合调试 | 第63-70页 |
·测试框图 | 第64-65页 |
·软件测试结果 | 第65-70页 |
6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