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及其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9-2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9-23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第24-26页
  (一)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4-25页
  (二) 研究方法第25-26页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6-28页
  (一) 论文可能的创新第26页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26-28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28-58页
 一、国外研究动态第28-37页
  (一) 农地保护的国外研究动态第28-33页
  (二) 农地发展权的国外研究动态第33-37页
 二、国内研究动态第37-52页
  (一) 农地保护的国内研究动态第37-47页
  (二) 农地发展权的国内研究动态第47-52页
 三、国外农地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52-54页
  (一) 国外的农地保护经验第52-53页
  (二) 发达国家农地保护政策借鉴第53-54页
 四、农地发展权的国际比较和借鉴第54-58页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第58-69页
 一、基础理论第58-64页
  (一) 公共物品理论第58-59页
  (二) 外部性理论第59-60页
  (三) 产权理论第60-61页
  (四) 管制理论第61-62页
  (五) 地租地价理论第62-64页
 二、基本概念第64-69页
  (一) 土地第64页
  (二) 农地第64-65页
  (三) 制度第65-66页
  (四) 土地制度第66-67页
  (五) 农地保护第67-69页
第四章 我国农地保护的制度演进与问题剖析第69-107页
 一、我国农地保护的历史沿革第69-78页
  (一) 我国农地保护的制度演进第69-72页
  (二) 我国农地保护的政策梳理第72-78页
 二、我国农地保护制度的政策评价与分析第78-83页
  (一) 我国的农地保护政策体系第78-79页
  (二) 我国农地保护政策的评价第79-83页
 三、我国农地保护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3-90页
  (一)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3-85页
  (二)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5-86页
  (三)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6-88页
  (四) 规划制度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8-90页
 四、我国农地保护失控的原因分析第90-102页
  (一) 农地保护制度自身存在缺陷第90-93页
  (二) 农地保护主体权责不清晰第93-99页
  (三) 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第99-102页
 五、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农地保护思考第102-107页
  (一)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建设的特性第102-104页
  (二) 我国农地保护中农地发展权制度建设的思考第104-107页
第五章 土地权利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化第107-129页
 一、权利和土地权利第107-109页
 二、土地权利的产生第109-110页
 三、土地权利的类型第110-124页
  (一) 土地所有权第114-116页
  (二) 土地使用权第116-120页
  (三) 空间权第120-122页
  (四) 农地发展权第122-124页
 四、土地权利的历史演化第124-129页
第六章 农地发展权创设的相关背景分析第129-148页
 一、农地发展权创设的法律环境:物权制度第129-138页
  (一) 物权及物权法第129-132页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产所有权形式的弊端第132-135页
  (三) 公有制的实现:全民所有新观念第135-138页
 二、农地发展权创设的制度背景:经济体制改革第138-143页
  (一) 经济制度、所有制与产权制度第138-141页
  (二) 市场经济导致的财产制度变革第141-143页
 三、农地发展权创设的现实背景:土地管理实践需要第143-148页
  (一) 国家以行政管理者身份实现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第143-144页
  (二) 我国的土地征用与土地储备制度的解释与完善需要第144页
  (三) 降低解决土地问题的交易费用、完善规划控制的需要第144-145页
  (四) 用经济手段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需要第145页
  (五) 显化农地资源资产价格、降低农地转用的外部性损失需要第145-146页
  (六) 通过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方式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第146-148页
第七章 农地发展权的制度构建第148-180页
 一、发展、发展权与全新的农地发展权制度设计第148-149页
 二、农地发展权创设的法理分析第149-159页
  (一) 土地用途及其法定形态第149-152页
  (二) 土地用途变化及其调节机制第152-154页
  (三)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154-157页
  (四) 农地发展权的性质与定位第157-159页
 三、农地发展权的概念与内涵第159-161页
 四、农地发展权的归属第161-167页
 五、农地发展权的分类第167-170页
  (一) 普遍的农地发展权与具体的农地发展权第167-168页
  (二) 虚拟农地发展权与可移转的农地发展权第168页
  (三) 国家农地发展权、集体农地发展权与个人农地发展权第168-170页
 六、农地发展权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170-173页
  (一) 农地发展权在土地产权束中的地位第170-171页
  (二) 农地发展权与其他土地权利的关系第171-173页
 七、农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第173-180页
  (一) 农地发展权的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第174-176页
  (二) 农地发展权的交易与流转第176-180页
第八章 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与价格评估第180-225页
 一、地价的概念与内涵第180-182页
 二、农地价格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第182-188页
  (一) 农地特征第182-185页
  (二) 农地价格及其特性第185-186页
  (三) 农地价格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第186-188页
 三、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内涵第188-204页
  (一) 土地资源配置中规划与市场的效率分析第188-194页
  (二) 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第194-201页
  (三) 农地发展权的价格涵义第201-202页
  (四) 农地发展权的收益分配第202-204页
 四、农地发展权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第204-210页
  (一) 农地发展权估价的基础理论第204-207页
  (二) 农地发展权价格的评估方法第207-210页
 五、不同类型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与价格评估第210-225页
  (一) 农地资源综合权利价格的概念及其构成第210-212页
  (二) 不同类型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第212-216页
  (三) 不同类型农地发展权价格评估第216-225页
第九章 农地发展权在我国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第225-268页
 一、农地用途转变的内涵、类别与动态调整第225-228页
  (一) 农地用途转变的内涵和类别第225-226页
  (二) 农地用途转变的动态调整第226-228页
 二、农地用途转变过程中的权益分析第228-247页
  (一) 农地用途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权变动分析第228-239页
  (二) 基于农地发展权农地转用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第239-247页
 三、我国农地保护中农地发展权实施途径与管理方式第247-250页
  (一) 国有化方式第248页
  (二) 规划控制方式第248-249页
  (三) 市场交易契约方式第249页
  (四) 政府征用方式第249-250页
 四、农地发展权在耕地保护中的运用第250-266页
  (一)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250-251页
  (二) 耕地异地代保的产生和现状第251-255页
  (三) 农地发展权市场配置与行政配置的效率分析第255-261页
  (四)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机制构建第261-266页
 五、可转移农地发展权在农地流转中的运用第266-268页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268-276页
 一、主要结论第268-271页
 二、政策建议第271-276页
参考文献第276-285页
致谢第285-2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和公开发表文章第286页

论文共2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工厂X型航空发动机高低压压气机维修工时定额设计
下一篇:.NET环境下软件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