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劳动教养人员权利概述 | 第10-29页 |
一、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的理论依据 | 第10-13页 |
(一) 基本法律理念与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 | 第10-12页 |
(二) 教育矫治的实际需要与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 | 第12-13页 |
(三) 劳动教养执行原则与劳动教养人员权利 | 第13页 |
二、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的确定原则 | 第13-17页 |
(一) 人权保障原则 | 第14-15页 |
(二) 权利法定原则 | 第15页 |
(三) 教育性原则 | 第15-16页 |
(四) 经济性原则 | 第16页 |
(五) 人道性原则 | 第16页 |
(六) 个别化原则 | 第16-17页 |
(七) 社会化原则 | 第17页 |
三、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的具体内容 | 第17-24页 |
(一) 人身方面的权利 | 第18-20页 |
(二) 政治方面的权利 | 第20-21页 |
(三) 民事方面的权利 | 第21-22页 |
(四) 获得法律救济方面的权利 | 第22-23页 |
(五) 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权利 | 第23页 |
(六) 发展方面的权利 | 第23-24页 |
(七) 其他方面的权利 | 第24页 |
四、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的特点 | 第24-29页 |
(一) 权利的广泛性 | 第25页 |
(二) 权利的有限性 | 第25-26页 |
(三) 权利的不完整性 | 第26-27页 |
(四) 权利的特定性 | 第27页 |
(五) 权利的不稳定性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29-44页 |
一、劳动教养人员权利实现状况的实证调查 | 第29-34页 |
(一) 劳动教养人员的文化水平 | 第31页 |
(二) 劳教人员的权利意识 | 第31-32页 |
(三) 劳教人员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 | 第32页 |
(四) 劳教人员的维权意识 | 第32-34页 |
二、当前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障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34-44页 |
(一) 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保障及其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二) 当前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障措施 | 第36-44页 |
第三章 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44-53页 |
一、当前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7页 |
(一) 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严重妨碍了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的保障 | 第44-45页 |
(二) 劳动教养的法律性质定位不清,直接侵害了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 | 第45-46页 |
(三) 劳教人员的某些权利出现立法空白 | 第46页 |
(四) 权利与奖励措施相互混淆 | 第46页 |
(五) 劳动教养的执行手段与监狱的执行手段十分相似,对劳动教养人员权利的保障不到位 | 第46-47页 |
二、当前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障上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7-48页 |
三、加强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障的具体建议 | 第48-53页 |
(一) 加快劳教立法工作,完善劳教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 第48-49页 |
(二) 推进劳教工作体制改革,完善劳教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改变目前所企不分的管理体制 | 第49-50页 |
(三) 加强劳教警察队伍建设,提高劳教警察综合素质 | 第50-51页 |
(四) 加强劳教人员的法律教育,提高劳教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 第51-52页 |
(五) 完善劳动教养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对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律监督是保障劳教人员合法权益的有力补充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详细摘要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