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采集—AMW交通气象监测站的研制 | 第13-20页 |
·能见度监测技术 | 第13-14页 |
·能见度监测原理 | 第14-16页 |
·AMW交通气象监测站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16-18页 |
·AMW交通气象监测站的功能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低能见度的数据诊断分析及挖掘方法 | 第20-25页 |
·数据信息的诊断 | 第20-22页 |
·低能见度浓雾降临前的“象鼻形”先期振荡前兆及应用 | 第22-25页 |
第四章 低能见度的预警预报及服务技术方法 | 第25-29页 |
·交通运输系统对能见度的分级和预警预报的需求 | 第25-26页 |
·低能见度浓雾预警预报流程的设计 | 第26-27页 |
·低能见度浓雾的监测及预警预报信息在交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第五章 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40页 |
·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 第29-31页 |
·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数据库设计 | 第31-35页 |
·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 第35-40页 |
第六章 低能见度交通气象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40-52页 |
·沪宁高速公路综合气象保障系统 | 第40-47页 |
·长江江苏段水上安全气象保障系统 | 第47-5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