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研究动态 | 第11-17页 |
| ·关于亚澳季风及其水汽输送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关于水汽输送与中国降水的研究 | 第13-17页 |
| ·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 ·资料说明 | 第19页 |
| ·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我国江淮地区平均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第22-32页 |
| ·平均场水汽输送四季的气候特征 | 第22-25页 |
| ·江淮地区梅雨期平均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 ·江淮梅雨期旱、涝年平均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 ·江淮梅雨期旱、涝年平均场水汽收支特征 | 第28-29页 |
| ·江淮梅雨期旱、涝年水汽输送差值场及其散度分析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我国江淮地区扰动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第32-40页 |
| ·扰动场水汽输送四季的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 ·江淮梅雨期旱、涝年扰动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 ·江淮梅雨期旱、涝年扰动场的水汽收支特征 | 第36-37页 |
| ·江淮梅雨期旱、涝年扰动水汽输送差值场及其散度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0-43页 |
|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 ·我国江淮地区平均场水汽输送特征 | 第40-41页 |
| ·我国江淮地区扰动场水汽输送特征 | 第41页 |
| ·本文特色 | 第41-42页 |
|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论文附图 | 第49-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