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标识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地理标识法律保护概述 | 第10-17页 |
·地理标识的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TRIPS规定的地理标识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产地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识的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地理标识的法律特征 | 第12-14页 |
·集体专有性 | 第13页 |
·时间上的相对永久性 | 第13-14页 |
·地域性 | 第14页 |
·不可转让性 | 第14页 |
·地理标识法律保护的范围 | 第14-17页 |
·地理标识的保护范围 | 第14-15页 |
·地理标识保护的例外 | 第15-17页 |
2 国外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17-28页 |
·国际条约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17-24页 |
·主要国际条约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17-22页 |
·双边条约和地区性多边条约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22-24页 |
·国外地理标识法律保护模式 | 第24-26页 |
·专门立法保护模式 | 第24页 |
·商标法保护模式 | 第24-25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 | 第25页 |
·三种保护模式的评析 | 第25-26页 |
·地理标识的国际保护趋势 | 第26-28页 |
3 我国地理标识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我国地理标识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28-30页 |
·《商标法》及相关法规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28-29页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29页 |
·其他法律对地理标识的保护 | 第29-30页 |
·我国地理标识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管辖权的冲突 | 第30-31页 |
·地理标识各种侵权行为泛滥 | 第31-32页 |
·地理标识与地名商标的冲突 | 第32-33页 |
·酒类地理标识产品保护未完全发挥作用 | 第33-36页 |
4 完善我国地理标识法律保护的建议 | 第36-42页 |
·完善地理标识的商标法保护模式 | 第36-38页 |
·确立保护在先权利和利益兼顾相结合的原则 | 第36-37页 |
·明确地理标识保护的部门及职能,建立注册登记制度 | 第37页 |
·完善地理标识保护的例外规定 | 第37-38页 |
·健全地理标识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制度 | 第38-39页 |
·规定诉前禁令制度 | 第38页 |
·增加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制条款 | 第38-39页 |
·完善法律救济措施 | 第39页 |
·制定酒类地理标识特别保护制度 | 第39-41页 |
·加强地方立法对地理标识的法律保护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