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引言 | 第6-7页 |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第一代视频编码方法 | 第7-8页 |
·第二代视频编码方法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可分级编码原理 | 第12-21页 |
·小波变换基础 | 第12-16页 |
·小波变换理论 | 第12-15页 |
·提升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视频可分级编码技术 | 第16-21页 |
·空间可分级编码 | 第17-18页 |
·时间可分级编码 | 第18页 |
·质量可分级编码 | 第18-19页 |
·混合可分级编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视频帧内帧差图像编码方法研究 | 第21-31页 |
·视频帧内帧差图像的统计特性 | 第21-24页 |
·帧内图像的小波域统计特性 | 第21-22页 |
·帧差图像的统计特性 | 第22-24页 |
·视频帧内帧差图像编码方法分析 | 第24-31页 |
·常见的帧内图像编码方法分析 | 第24-26页 |
·常见的帧差图像编码方法分析 | 第26-31页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子带统计特性的帧内图像量化及质量可分级编码研究 | 第31-39页 |
·引言 | 第31页 |
·基于小波图像子带统计特性的量化方案 | 第31-33页 |
·所提出的帧内图像质量可分级编码方案 | 第33-36页 |
·位平面编码的概念 | 第33页 |
·方案的总体结构 | 第33-34页 |
·基于子带重要性的位平面编码方案 | 第34页 |
·位平面的分解与重构 | 第34-35页 |
·质量可分级编、解码的实现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基于提升小波和双重量化方案的帧差图像质量可分级编码研究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页 |
·小波树与小波块 | 第39-40页 |
·基于逼近率失真曲线的各层子带量化 | 第40-43页 |
·逼近率失真曲线情况 | 第40-41页 |
·分层量化方案 | 第41-43页 |
·高频子带细量化 | 第43-44页 |
·提出方案的总体结构和算法实现 | 第44-4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