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前言 | 第10-12页 |
1 WTO 金融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建立及其法律框架 | 第12-31页 |
·WTO 金融服务贸易法律的产生 | 第12-14页 |
·乌拉圭回合结束时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谈判成果 | 第12-13页 |
·乌拉圭回合后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多边谈判 | 第13-14页 |
·WTO 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框架 | 第14-19页 |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内容 | 第15-16页 |
·《金融服务附件一》 | 第16-17页 |
·《金融服务附件二》 | 第17页 |
·《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协议》 | 第17-18页 |
·《全球金融服务协定》 | 第18-19页 |
·WT0 金融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原则 | 第19-28页 |
·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原则 | 第19-23页 |
·市场准入原则 | 第19-21页 |
·国民待遇原则 | 第21-23页 |
·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23-25页 |
·透明度原则 | 第25-27页 |
·发展中成员方的特殊待遇原则 | 第27-28页 |
·我国就金融服务业开放所作的具体承诺 | 第28-31页 |
·在银行服务方面的承诺 | 第28-29页 |
·在保险和保险相关服务方面的承诺 | 第29页 |
·在证券业方面的承诺 | 第29-31页 |
2 中国金融服务法律体系现状及其分析 | 第31-52页 |
·中国金融服务法律体系的现状 | 第31-32页 |
·中国的金融监管的模式 | 第32-35页 |
·我国金融服务分业监管模式的确立 | 第32页 |
·现行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 | 第32-34页 |
·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的背景 | 第34-35页 |
·监管当局的机构设置 | 第35页 |
·中国金融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分析 | 第35-40页 |
·中国金融立法基本原则的现状 | 第36-38页 |
·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则 | 第36页 |
·完善金融市场,提高资金运营效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 第36-37页 |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原则 | 第37页 |
·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 第37-38页 |
·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 | 第38页 |
·中国金融立法的基本原则的补充 | 第38-40页 |
·中国金融服务立法监管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第40-52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与立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第40-44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与立法的现状 | 第41-43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中国保险业监管与立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第44-47页 |
·中国保险业监管与立法的现状 | 第44-46页 |
·中国保险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中国证券业监管与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7-52页 |
·中国证券业监管与立法的现状 | 第47-48页 |
·中国证券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8-52页 |
3. 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服务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52-71页 |
·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法制定的影响 | 第52-54页 |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条约制定的影响 | 第52-53页 |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惯例形成的影响 | 第53-54页 |
·金融全球化对国内法制定的影响 | 第54页 |
·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法实施的影响 | 第54-56页 |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立法原则的完善 | 第56-58页 |
·中国金融服务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第58-71页 |
·中国加强金融监管的对策 | 第58-60页 |
·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期待调整 | 第59页 |
·摈弃法规中过多的政府干预因素,实现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 | 第59-60页 |
·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第60页 |
·中国金融服务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第60-71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60-63页 |
·中国保险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63-67页 |
·中国证券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67-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