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隧道认证方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认证机制及其缺陷 | 第13-23页 |
| ·无线局域网标准 | 第13-15页 |
| ·IEEE802.11 | 第13-14页 |
| ·IEEE802.11b | 第14页 |
| ·IEEE802.11a | 第14页 |
| ·IEEE802.11g | 第14-15页 |
| ·IEEE802.11认证机制 | 第15-18页 |
| ·开放系统认证 | 第16-17页 |
| ·共享密钥认证 | 第17-18页 |
| ·MAC地址过滤 | 第18页 |
| ·WEP技术综述 | 第18-23页 |
| ·WEP协议的提出 | 第18-19页 |
| ·WEP加密、解密过程 | 第19-21页 |
| ·WEP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认证机制 | 第23-36页 |
| ·安全认证体系构架 | 第23-24页 |
| ·IEEE802.1X协议 | 第24-28页 |
| ·IEEE802.1X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25-26页 |
| ·端口控制原理 | 第26-27页 |
| ·IEEE802.1X协议的特点 | 第27-28页 |
| ·EAP扩展认证协议 | 第28-30页 |
| ·EAP的认证类型 | 第28-29页 |
| ·EAP的认证过程 | 第29-30页 |
| ·EAP的特点 | 第30页 |
| ·EAPOL以及EAP数据包 | 第30-32页 |
| ·EAPOL数据包 | 第30-31页 |
| ·EAP数据包 | 第31-32页 |
| ·RADIUS中的EAP扩展协议 | 第32-36页 |
| ·RADIUS协议 | 第32-34页 |
| ·EAP的属性封装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具体的认证机制分析 | 第36-44页 |
| ·基于口令的EAP认证方法 | 第36-37页 |
| ·基于证书的EAP-TLS认证方法 | 第37-41页 |
| ·证书概述 | 第37-38页 |
| ·TLS传输层安全协议 | 第38-40页 |
| ·EAP-TLS认证过程 | 第40-41页 |
| ·隧道认证方法EAP-TTLS | 第41-44页 |
| ·AVP数据包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隧道认证机制安全性分析 | 第44-61页 |
| ·认证流程 | 第44-47页 |
| ·TLS握手阶段 | 第44-45页 |
| ·TLS隧道阶段 | 第45-47页 |
| ·隧道认证方法的WLAN实验平台构建 | 第47-54页 |
| ·证书的生成及安装 | 第47-49页 |
| ·认证服务器RADIUS的构建 | 第49-52页 |
| ·认证者AP的配置 | 第52-53页 |
| ·申请者的安装和配置 | 第53-54页 |
| ·实验和结论 | 第54-61页 |
| ·实验的无线网络拓扑及具体的环境 | 第54-5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及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