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第11页 |
四、研究目标 | 第1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两种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剖析 | 第13-23页 |
·传统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 | 第13-15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传统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特征及优势 | 第14-15页 |
三、传统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问题与对策 | 第15页 |
·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 | 第15-23页 |
一、学习对象 | 第15-17页 |
二、SCORM标准简述 | 第17-20页 |
三、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的优势与不足 | 第20-21页 |
四、两种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比较 | 第21-22页 |
五、SCORM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的静态组织 | 第23-44页 |
·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一、构件显示理论 | 第23-24页 |
二、精细加工理论 | 第24页 |
三、概念图原理 | 第24-25页 |
·学习对象分析 | 第25-30页 |
一、学习对象的分类 | 第25-26页 |
二、学习对象的粒度 | 第26-27页 |
三、基于SCORM的学习对象分析流程 | 第27-28页 |
四、基于学习对象的内容分解 | 第28-30页 |
·学习对象的设计与开发 | 第30-44页 |
一、学习对象的设计 | 第30-41页 |
二、学习对象的开发 | 第41-42页 |
三、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内容静态组织原则 | 第42-44页 |
第4章 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的动态组织 | 第44-57页 |
·动态组织的理论依据 | 第44-47页 |
一、教学事务理论 | 第44-47页 |
·动态组织的策略与原则 | 第47-49页 |
一、动态组织的策略 | 第47-49页 |
二、动态组织的原则 | 第49页 |
·动态组织的模板 | 第49-57页 |
一、模板设计概要 | 第49-51页 |
二、线性模板 | 第51-53页 |
三、非线性模板 | 第53-57页 |
第5章 基于SCORM的实例开发——高中物理《力学》 | 第57-71页 |
·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的开发环境 | 第57-59页 |
一、运行环境 | 第57-58页 |
二、制作SCORM相符课程的技术步骤 | 第58-59页 |
·内容分析设计 | 第59-64页 |
一、基于SCORM的课程开发流程 | 第59-60页 |
二、拟定的学习者及特征分析 | 第60页 |
三、章学习对象的设计 | 第60-63页 |
四、节学习对象的设计 | 第63页 |
五、知识点学习对象的设计 | 第63-64页 |
·主要的程序代码与界面 | 第64-71页 |
一、章元数据程序代码 | 第64-66页 |
二、用户与界面的交互模块代码 | 第66-67页 |
三、主要的API函数代码 | 第67页 |
四、主要的功能界面 | 第67-71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