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农业基础设施及其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23-42页 |
·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3-28页 |
·基础设施的性质与分类 | 第23-26页 |
·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及特性、功能 | 第28-31页 |
·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28页 |
·农业基础设施的特性 | 第28-29页 |
·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 | 第29-31页 |
·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42页 |
·基础设施的资本形成理论 | 第31-34页 |
·关于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34-35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35-37页 |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 第37-39页 |
·项目融资理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及融资现状 | 第42-57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第42-46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融资现状 | 第46-52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现状 | 第47-49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融资困境 | 第49-52页 |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52-57页 |
·制度外筹资方式 | 第52页 |
·投资主体缺位 | 第52-53页 |
·乡镇财政不足 | 第53-54页 |
·信贷投入渠道不畅 | 第54-55页 |
·民间资本存在进入障碍 | 第55-56页 |
·主观认识上的原因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的国际比较 | 第57-65页 |
·美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 | 第57-58页 |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发展 | 第57-58页 |
·利用政策性信贷体系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 第58页 |
·日本农业基础设施融资 | 第58-59页 |
·政府通过投资和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58-59页 |
·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 | 第59页 |
·法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融资 | 第59-61页 |
·多元化融资渠道 | 第60页 |
·采用多种补贴方式诱导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 第60-61页 |
·韩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 | 第61-62页 |
·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 第61页 |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第61-62页 |
·印度农业基础设施融资 | 第62-63页 |
·依靠运转有力的各级行政组织负责提供 | 第62页 |
·设立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政府财政投入力度较大 | 第63页 |
·具备完善高效的政策性信贷体系 | 第63-64页 |
·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民间资金投入 | 第64页 |
·健全的法律法规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农业基础设施分类融资渠道和方式 | 第65-92页 |
·农业基础设施的分类及融资渠道的选择 | 第65-67页 |
·非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融资 | 第67-75页 |
·政府介入农业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 | 第67-69页 |
·财政供给方式创新 | 第69-72页 |
·财政融资渠道的选择 | 第72-75页 |
·准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的政策性融资 | 第75-82页 |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准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的最佳资金来源 | 第75页 |
·双层合作模式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创建 | 第75-77页 |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 | 第77-79页 |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 第79-81页 |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81-82页 |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融资 | 第82-92页 |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82-84页 |
·间接融资方式 | 第84-86页 |
·直接融资方式 | 第86-92页 |
第六章 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 | 第92-116页 |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概述 | 第92-98页 |
·BOT 融资模式 | 第92-93页 |
·PFI 融资模式 | 第93-95页 |
·PPP 融资模式 | 第95-97页 |
·ABS 融资模式 | 第97-98页 |
·农业基础设施中应用几种项目融资模式的优势比较 | 第98-102页 |
·几种项目融资模式的共同特征 | 第98-101页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各种项目融资模式的优势比较 | 第101-102页 |
·农业基础设施运用各种项目融资模式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 | 第102-106页 |
·农业基础设施运用各种模式所需的共同环境条件分析 | 第102-103页 |
·农业基础设施运用各种模式所需的特殊环境条件分析 | 第103-106页 |
·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与运作 | 第106-113页 |
·有效选择项目融资模式的基本原则 | 第106-107页 |
·各类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具体模式选择 | 第107-108页 |
·各类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108-113页 |
·农业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案例分析 | 第113-116页 |
·案例一:德州市铁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BOT 融资模式 | 第113-115页 |
·案例二:沈阳市洪区沙岭镇秸杆气化站PPP 融资模式 | 第115-116页 |
第七章 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制度创新 | 第116-126页 |
·城乡二元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116-119页 |
·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 | 第116页 |
·明确政府间供给责任 | 第116-117页 |
·完善财税体制 | 第117-118页 |
·强化转移支付制度 | 第118-119页 |
·创新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制度 | 第119页 |
·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 | 第119-120页 |
·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第120-122页 |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第121页 |
·政府补贴制度 | 第121页 |
·市场分类准入制度创新 | 第121页 |
·合理定价制度 | 第121-122页 |
·公共收费制度 | 第122页 |
·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 | 第122-125页 |
·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计划编制 | 第122-123页 |
·成立专门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局 | 第123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管理 | 第123-124页 |
·建立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124页 |
·加强项目后评价 | 第124页 |
·重视项目的交接和后续管理 | 第124-125页 |
·相关法律制度创新 | 第125-12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作者简介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