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67页 |
| 1-1 引言 | 第16页 |
| 1-2 金属卟啉类分子的表面功能化综述 | 第16-30页 |
| 1-2-1 金属卟啉的结构和功能 | 第16-20页 |
| 1-2-2 金属卟啉表面功能化研究现状 | 第20-30页 |
| 1-3 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30-42页 |
| 1-3-1 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 第30-38页 |
| 1-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38-42页 |
| 1-4 铁原卟啉的研究现状 | 第42-49页 |
| 1-4-1 铁原卟啉结构及光谱特征 | 第43-48页 |
| 1-4-2 铁原卟啉的功能 | 第48-49页 |
| 1-5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研究背景 | 第49-54页 |
| 1-5-1 阳极腐蚀膜的研究 | 第49-51页 |
| 1-5-2 合金添加对于铅阳极膜性质的影响 | 第51-5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意义 | 第52-54页 |
| 1-6 参考文献 | 第54-67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67-77页 |
| 2-1 所用试剂 | 第67页 |
| 2-2 所用仪器及技术 | 第67-76页 |
| 2-3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 第三章 铁原卟啉在金电极表面吸附的现场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in situ ATR-SEIRAS)研究 | 第77-88页 |
| 3-1 引言 | 第77页 |
| 3-2 实验 | 第77-78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8-8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3-5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 第四章 吸附在金电极表面的铁原卟啉与CO配位反应的现场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in situ ATR-SEIRAS)的研究 | 第88-109页 |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 4-2 实验 | 第89-90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0-10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4-5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 第五章 吸附在金电极表面的铁原卟啉与NO配位反应的现场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的研究(in situ ATR-SEIRAS) | 第109-133页 |
| 5-1 引言 | 第109-111页 |
| 5-2 实验 | 第111-112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 5-5 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 第六章 铁原卟啉在铂表面吸附的现场振动光谱法研究 | 第133-152页 |
| 6-1 引言 | 第133页 |
| 6-2 实验 | 第133-135页 |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49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 6-5 参考文献 | 第150-152页 |
| 第七章 硫酸溶液中铅电极上阳极Pb(Ⅱ)膜的阳极极化以及稀土元素Yb的添加对铅电极上阳极Pb(Ⅱ)膜和PbO_2生长的影响 | 第152-175页 |
| 7-1 引言 | 第152页 |
| 7-2 实验 | 第152-153页 |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53-173页 |
| 7-3-1 硫酸溶液中铅电极上阳极Pb(Ⅱ)膜的阳极极化 | 第153-162页 |
| 7-3-2 铅—镱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生长的阳极Pb(Ⅱ)膜性质的影响 | 第162-167页 |
| 7-3-3 铅—镱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牛长的阳极PbO_2膜的电化学性质 | 第167-173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173-174页 |
| 7-5 参数文献 | 第174-175页 |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论文 | 第175-178页 |
| 致谢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