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黑岱流域坝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坝地水土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淤地坝坝系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0页 |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0页 |
·自然概况 | 第17-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7-18页 |
·沟道特征 | 第18-19页 |
·气候特征 | 第19页 |
·土壤特征 | 第19页 |
·植被特征 | 第19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淤地坝坝地土地利用概况 | 第20页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20-21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1页 |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查 | 第21页 |
·GIS 数据库的建立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4 西黑岱流域坝系淤积动态研究 | 第22-34页 |
·流域坝系建设时空动态分析 | 第22-24页 |
·流域坝地动态分析 | 第24-28页 |
·淤地坝坝控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 第24-25页 |
·坝系淤积年限的计算 | 第25-26页 |
·坝地淤积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 第26-28页 |
·坝系淤地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 第28-34页 |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 第28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第28-29页 |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水分分布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第30-31页 |
·坝系拦蓄泥沙对土壤有机碳储存的贡献 | 第31-34页 |
5 坝系水沙输移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第34-40页 |
·坝系对流域水土资源的影响 | 第34-35页 |
·坝系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34页 |
·坝系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第34-35页 |
·坝地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 第35页 |
·西黑岱流域坝系水土资源运行模式 | 第35-38页 |
·上坝拦洪,下坝生产模式 | 第36页 |
·轮蓄轮种,蓄、灌,种相结合的模式 | 第36-37页 |
·支沟滞洪,干沟生产模式 | 第37-38页 |
·半拦半排,引洪漫地模式 | 第38页 |
·提高坝系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 第38-40页 |
·技术性措施 | 第38-39页 |
·政策性措施 | 第39-40页 |
6 西黑岱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 第40-47页 |
·小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 第43-47页 |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配置原则 | 第43页 |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方向 | 第43-44页 |
·线性规划法在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中的应用 | 第44-46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建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