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铰接塔平台的应用情况 | 第10-12页 |
·铰接塔平台的动力响应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刚性体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 第12-16页 |
·弹性体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 第16-17页 |
·受控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 第17-18页 |
·铰接塔平台动力响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忽略弹性变形铰接塔的刚体运动方程 | 第20-30页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模型受力分析 | 第20-28页 |
·拉格朗日方程及系统合力计算公式 | 第20-21页 |
·塔柱的运动特性 | 第21-22页 |
·波浪与海流的动力学特性 | 第22-24页 |
·作用于塔柱上的流体力与力矩 | 第24-28页 |
·浮力矩 | 第24-26页 |
·用莫里森公式计算波浪力矩 | 第26-27页 |
·附加质量矩 | 第27-28页 |
·系统能量与等效力矩计算 | 第28-29页 |
·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忽略塔柱弹性铰接塔平台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 第30-50页 |
·单自由度铰接塔平台运动方程 | 第30页 |
·平台“湿”固有振动特性 | 第30-31页 |
·铰接塔平台的超谐共振 | 第31-39页 |
·波浪作用下的超谐共振 | 第31-35页 |
·C_D =0.6 ,C_M =1.5 时的超谐共振 | 第31-33页 |
·C_D=1.6 ,C_M =1.5 时的超谐共振 | 第33-35页 |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超谐共振 | 第35-39页 |
·C_D =0.6 ,C_M =1.5 ,流速2m/s时的超谐共振 | 第36-37页 |
·C_D=1.6 ,C_M=1.5 ,流速2m/s 时的超谐共振 | 第37-39页 |
·铰接塔平台的亚谐共振运动 | 第39-42页 |
·波浪作用下的亚谐共振运动 | 第39-41页 |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亚谐共振运动 | 第41-42页 |
·铰接塔平台的混沌运动 | 第42-45页 |
·波浪作用下的混沌运动 | 第43-44页 |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混沌运动 | 第44-45页 |
·铰接塔平台的组合共振响应 | 第45-48页 |
·波浪作用下的组合共振响应 | 第45-46页 |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组合共振响应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考虑弹性变形铰接塔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 第50-69页 |
·考虑弹性变形铰接塔的动力学方程 | 第50-56页 |
·弹性铰接塔的分析模型 | 第50-51页 |
·弹性铰接塔运动方程 | 第51-56页 |
·弹性铰接塔承受的水动力 | 第51-54页 |
·弹性铰接塔固有频率和模态分析 | 第54-56页 |
·动态响应的计算方法 | 第56-57页 |
·计算实例和结果 | 第57-68页 |
·波浪作用下系统的动力响应 | 第58-64页 |
·C_M=1 .5 ,C_D=0 .6 时系统的动力响应 | 第58-61页 |
·C_M=1 .5 ,C_D=1 .6 时系统的动力响应 | 第61-64页 |
·波流联合作用下系统的动力响应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铰接塔平台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 第69-93页 |
·铰接塔平台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69页 |
·ANSYS模型 | 第69-77页 |
·PIPE59单元简介 | 第69-74页 |
·PIPE59单元特性 | 第69-70页 |
·PIPE59单元刚度矩阵 | 第70-71页 |
·PIPE59单元质量矩阵 | 第71-72页 |
·PIPE59单元载荷向量 | 第72-74页 |
·动力学响应计算方法 | 第74-76页 |
·瞬态动力学简介 | 第74页 |
·Newmark时间积分方法 | 第74-75页 |
·牛顿-拉普森方法 | 第75-76页 |
·总体计算模型 | 第76-77页 |
·计算实例和结果 | 第77-91页 |
·波浪作用下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77-82页 |
·波浪频率ω=0.3496rad /s 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77-78页 |
·波浪频率ω= 0.466rad/s 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78-80页 |
·波浪频率ω= 0.667rad/s 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80-82页 |
·波流联合作用下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82-91页 |
·仅波浪作用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82-83页 |
·波流同向作用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83-85页 |
·波流夹角30°作用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85-87页 |
·波流夹角60°作用时铰接塔的动力响应 | 第87-89页 |
·大幅波浪激励波流联合作用时铰接塔的动力响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铰接塔系泊油轮情况下的IHB求解方法 | 第93-105页 |
·铰接塔系泊油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93-95页 |
·采用IHB方法分析铰接塔-油轮系泊系统 | 第95-102页 |
·系统解稳定性分析 | 第102-103页 |
·路径跟踪法 | 第103-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七章 单点系泊铰接塔的分岔和混沌特性分析 | 第105-136页 |
·计算实例与计算方法 | 第105-106页 |
·单谐波激励下铰接塔的幅频特性研究 | 第106-111页 |
·不考虑流体阻尼的幅频特性 | 第106-108页 |
·考虑流体阻尼的幅频特性 | 第108-111页 |
·双谐波激励下铰接塔的幅频特性研究 | 第111-114页 |
·不考虑流体阻尼的幅频特性 | 第111-113页 |
·考虑流体阻尼的幅频特性 | 第113-114页 |
·单谐波激励下铰接塔的分岔和混沌特性研究 | 第114-120页 |
·双谐波激励下铰接塔的分岔和混沌特性研究 | 第120-123页 |
·铰接塔-油轮系统系泊力变化特性分析 | 第123-134页 |
·小幅波浪激励下系统系泊力变化特性 | 第123-129页 |
·大幅波浪激励下系统系泊力变化特性 | 第129-134页 |
·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6-140页 |
·工作总结 | 第136-13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8页 |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