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嵌入式软件开发现状 | 第8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8-9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 第二章 量子框架 | 第10-15页 |
| ·量子编程 | 第10页 |
| ·量子框架简介 | 第10-11页 |
| ·量子框架的体系结构 | 第11-12页 |
| ·量子框架的特性 | 第12-15页 |
| ·基于活动对象的多任务支持 | 第12-13页 |
| ·屏蔽底层操作系统 | 第13-14页 |
| ·软件总线 | 第14页 |
| ·高度并行的计算平台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基于AT91X40 和μC/OS-Ⅱ的系统支撑平台 | 第15-32页 |
| ·系统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 | 第15页 |
| ·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15-18页 |
| ·μC/OS-Ⅱ的工作原理 | 第16页 |
| ·μC/OS-Ⅱ的主要功能 | 第16-18页 |
| ·基于ARM7TDMI 内核的AT91X40 系列微控制器 | 第18-23页 |
| ·ARM 微处理器的编程模型 | 第18-20页 |
| ·ARM7TDMI 微处理器内核 | 第20-21页 |
| ·AT91X40 系列微控制器 | 第21-23页 |
| ·系统支撑平台的建立 | 第23-31页 |
| ·μC/OS-Ⅱ对处理器的要求 | 第24页 |
| ·OS_CPU.H 文件的修改 | 第24-26页 |
| ·OS_CPU_A. S 文件的修改 | 第26-29页 |
| ·OS_CPU_C.C 文件的修改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量子框架的移植实现 | 第32-43页 |
| ·量子框架的移植分析 | 第32-33页 |
| ·移植实现 | 第33-42页 |
| ·事件池的移植 | 第33-35页 |
| ·事件队列的移植 | 第35-37页 |
| ·活动对象的启动移植 | 第37-42页 |
| ·框架定时器的启动 | 第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系统仿真 | 第43-56页 |
| ·仿真环境的建立 | 第43-47页 |
| ·嵌入式系统仿真软件SkyEye | 第43-44页 |
| ·仿真软件SkyEye 的安装 | 第44-45页 |
| ·安装ARM 交叉编译工具 | 第45页 |
| ·配置SkyEye | 第45-47页 |
| ·系统支撑平台的仿真验证 | 第47-50页 |
| ·系统支撑平台的仿真验证用例 | 第47-49页 |
| ·运行系统支撑平台的仿真验证用例 | 第49-50页 |
| ·量子框架的仿真验证 | 第50-55页 |
| ·量子框架的仿真验证用例 | 第50-54页 |
| ·运行量子框架的仿真验证用例 | 第54-55页 |
| ·仿真结论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