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旱灾论文

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标的适应性与不确定性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4页
   ·干旱定义与分类第15-16页
   ·旱情监测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6-2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4页
     ·国内外应用现状第24-27页
   ·问题的提出第27-28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8-31页
     ·研究内容第29页
     ·技术路线第29-31页
   ·论文创新第31-34页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概况第34-58页
   ·研究区及实测数据介绍第34-49页
       ·山西太谷实验区第34-38页
       ·山东省济宁实验区第38-43页
       ·山西实验区第43-46页
       ·全国研究区第46-49页
   ·遥感数据介绍第49-56页
       ·原始数据第49-51页
       ·预处理方法第51-53页
       ·指数计算方法第53-55页
       ·农业旱情遥感指标集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农业旱情监测样区实验与分析第58-76页
   ·旱情监测评价指数选择第58-65页
     ·旱情监测评价指数第58-62页
     ·农业旱情指数选择第62-65页
   ·样点尺度的指数适应性与不确定性分析第65-68页
     ·适应性分析第65-67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67-68页
   ·区域尺度的指数适应性与不确定性分析第68-70页
     ·适应性分析第68-69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69-70页
   ·省级尺度的指数适应性与不确定性分析第70-74页
     ·旱情遥感监测指数变化分析第70-71页
     ·适应性分析第71-73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73-74页
   ·不同尺度下旱情遥感指数适应性与不确定性评价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全国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数适应性分析第76-105页
   ·全国农业旱情遥感指数适应性分析方法第76-78页
   ·全国尺度农业旱情遥感指数可行性分析第78-80页
   ·不同种植区农业旱情遥感指数适应性分析第80-84页
     ·不同农业种植区指数变化分析第80-83页
     ·不同农业种植区划同指数与土壤湿度相关性分析第83-84页
   ·全国农业旱情遥感区划单元划分第84-90页
     ·农业旱情区划单元设计流程第84-90页
     ·农业旱情监测区划单元划分原则第90页
   ·全国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数适应性分析第90-97页
     ·冬季全国农业旱情遥感指数适用性分析第90-92页
     ·春季全国农业旱情遥感指数适用性分析第92-94页
     ·夏季全国农业旱情遥感指数适用性分析第94-96页
     ·秋季全国农业旱情遥感指数适用性分析第96-97页
   ·旱情监测指数的确定第97-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五章 全国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标集的建立第105-115页
     ·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模型及指标集的建立第105-106页
     ·监测指标集建立原则第105-106页
     ·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模型与评价指标集第106页
   ·农业旱情监测第106-108页
   ·农业旱情遥感监测结果与气象干旱指数NCC监测结果比较第108-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农业旱情监测中不确定性分析第115-134页
   ·农业旱情监测不确定性范畴第116-120页
     ·农业旱情固有不确定性第116-117页
     ·农业旱情指标的不确定性第117-119页
     ·农业旱情监测模型不确定性第119-120页
   ·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分析第120-122页
     ·遥感信息不确定性产生的机理第120页
     ·属性不确定性分析第120-122页
     ·位置不确定性分析第122页
     ·时间不确定性分析第122页
   ·农业旱情指标不确定性分析第122-130页
     ·VCI不确定性分析第123-126页
     ·TCI不确定性分析第126-129页
     ·VHI不确定性分析第129-130页
   ·农业旱情监测模型不确定性第130-132页
     ·指数与湿度数据的代表性第130页
     ·模型不确定性第130-132页
   ·农业旱情监测与评价标准不确定性第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8页
     ·结论第134-135页
     ·讨论与展望第135-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体内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九节菖蒲、泥胡菜*及宽叶大戟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