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从适应性走向不具适应性的室内居住空间 | 第11-17页 |
·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 第11-12页 |
·传统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12-14页 |
·现当代室内居住空间的不适应性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当代设计思潮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17-28页 |
·后现代设计后的多元化、复杂化倾向 | 第17-20页 |
·模糊空间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20-25页 |
·有关“模糊理论”的论述 | 第20-21页 |
·“模糊空间”的出现 | 第21-23页 |
·模糊空间对现代功能主义形式论的质疑 | 第23-25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25-28页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及目标 | 第25-26页 |
·“可持续发展”在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动态的居住需求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28-45页 |
·人自身的动态需求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28-30页 |
·人需求的演进、多样性与层次性 | 第28-29页 |
·人动态的居住需求与室内居住空间的演进 | 第29-30页 |
·家庭变迁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30-39页 |
·家庭结构的演变与室内居住空间的动态需求 | 第31-34页 |
·家庭自身微观循环的发展规律与室内居住空间的动态需求 | 第34-37页 |
·家庭生活变迁对室内居住空间的影响 | 第37-39页 |
·社会科技发展在室内居住空间中的体现 | 第39-45页 |
·居住内容的扩大化与多样化 | 第39-40页 |
·室内居住空间中居室设备的更新与发展 | 第40-41页 |
·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对室内居住空间的影响 | 第41页 |
·SOHO生活方式对室内居住空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家居智能化对室内居住空间的影响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有关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第45-64页 |
·国外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45-56页 |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探索 | 第45-48页 |
·1950's以来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 第48-54页 |
·住户的参与与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 | 第54-56页 |
·国内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与探索 | 第56-64页 |
·建国以来我国室内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 第56-60页 |
·我国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相关探索 | 第60-64页 |
第五章 现当代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探索 | 第64-77页 |
·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内容 | 第64-68页 |
·调整室内空间的用途 | 第64-65页 |
·调整室内空间的数量 | 第65-66页 |
·调整室内空间形状 | 第66-67页 |
·调整室内空间布局 | 第67页 |
·调整室内空间支配权 | 第67-68页 |
·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68-72页 |
·中立的方法 | 第68-69页 |
·可变的方法 | 第69-71页 |
·多向联系的方法 | 第71-72页 |
·可增长的方法 | 第72页 |
·被动式适应性与主动式适应性的室内居住空间设计 | 第72-75页 |
·室内居住空间的适应性设计与不同的使用阶段 | 第75-76页 |
·室内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与技术及管理条件的关系 | 第76-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书目 | 第79-81页 |
图表目录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