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雄蕊雌蕊化基因PS1和PS2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摘要第1-10页
SUMMARY第10-14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39页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概述第14-21页
     ·ABC模型的提出第14-18页
     ·ABC模型的不断完善第18-20页
       ·ABCD模型第18-19页
       ·ABCE模型第19-20页
     ·四分子模型(quartet model)第20-21页
   ·植物MADS-box基因概述第21-25页
     ·花器官形态发生与MADS盒基因的发现第21-22页
     ·植物MADS-box基因的分布第22页
     ·植物MIKC型MADS-box蛋白因子的结构第22-23页
     ·植物MADS-box基因的功能和多效性第23-24页
     ·植物MADS-box基因的分类第24页
     ·MADS-box基因与花器官特征发育第24-25页
   ·水稻中的花器官同源异型基因第25-29页
     ·水稻中的A类基因第25-26页
     ·水稻中的B类基因第26页
     ·水稻中的C类基因第26-27页
     ·水稻中的D类基因第27-28页
     ·水稻中的E类基因第28-29页
   ·一些调控花器官发育的的非MADS-box基因第29-31页
     ·AP2第29页
     ·LIP1/2,AP2-like基因第29-30页
     ·SUP (SUPERMAN)第30页
     ·RBE,SUPERMAN-like基因第30页
     ·DL (DROOPING LEAF)第30-31页
     ·PAL1 (PALEALESS)第31页
   ·SSR分子标记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第31-39页
     ·SSR标记原理第31-32页
     ·获得SSR标记的三条途径第32页
     ·分子标记在水稻研究上的应用第32-39页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第33-34页
       ·水稻遗传图谱构建第34-35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第35-36页
       ·指纹图谱构建第36页
       ·杂种优势预测第36-37页
       ·为导入外源DNA提供分子证据第37-39页
第2章 引言第39-41页
第3章 材料和方法第41-47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istilloid-stamens)第41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1第41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2第41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形态观察第41页
   ·遗传分析第41-42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1遗传分析第41-42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2遗传分析第42页
   ·分子定位群体的构建第42-44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1定位群体的构建第42-43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2定位群体的构建第43-44页
   ·基因池构建第44页
   ·水稻总DNA的提取第44-45页
     ·基因池叶片和亲本叶片总DNA的提取第44-45页
     ·群体单株叶片总DNA的提取第45页
   ·SSR分析第45-46页
   ·遗传作图第46-47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47-61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形态特征第47-50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1的形态特征第47页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2的形态特征第47-50页
   ·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第50-51页
     ·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1的遗传规律第50-51页
     ·雄蕊雌蕊化突变体ps2的遗传规律第51页
   ·雄蕊雌蕊化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第51-61页
     ·雄蕊雌蕊化PS1基因的分子定位第51-57页
       ·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筛选第51-52页
       ·多态性引物与PS1位点连锁分析第52页
       ·雄蕊雌蕊化PS1基因的初步定位第52-55页
       ·雄蕊雌蕊化PS1基因的精细定位第55页
       ·雄蕊雌蕊化PS1的侯选基因第55-57页
     ·雄蕊雌蕊化PS2基因的分子定位第57-61页
       ·基因池间多态性引物筛选第57页
       ·多态性引物与ps2位点连锁分析第57页
       ·雄蕊雌蕊化PS2基因的定位第57-59页
       ·雄蕊雌蕊化PS2基因的定位结果的进一步验证第59-61页
第5章 讨论第61-68页
   ·水稻花器官发育与ABCE模型第61-62页
   ·PS1,又一个非ABCE类花器官特征发育基因第62-63页
   ·单子叶植物水稻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保守性第63页
   ·突变体研究能更好地阐明突变基因在植物花发育中的真正作用第63-64页
   ·杂合体是生殖障碍突变体特殊而有效的保存方法第64页
   ·遗传分析在基因定位的作用第64-65页
   ·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开展水稻突变基因定位提供了简便而有效的技术支撑第65页
   ·基因定位不在于遗传距离的远近,但要获得目的基因的精确位置还需要精细定位第65-66页
   ·基因定位的关键是定位的置信区间第66页
   ·利用F3作为定位群体要注意F2单株的标记与基因之间是否发生了交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A 学习期间科研活动第85-86页
附录B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叶式压缩机动力分析设计研究
下一篇:论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