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动机 | 第9-10页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测度的基础研究 | 第14-21页 |
一、房地产泡沫的界定与测度 | 第14-15页 |
二、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机理研究 | 第15-18页 |
(一)、房地产泡沫生成的基础分析 | 第15-16页 |
(二)、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16-18页 |
三、中国房地产泡沫生成的特殊性分析 | 第18-21页 |
(一)、中国房地产泡沫生成的制度因素分析 | 第18-19页 |
(二)、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利益机制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理性模型 | 第21-30页 |
一、理性预期方程的建立 | 第22-28页 |
(一)、供需方程的建立 | 第22-23页 |
(二)、预期的种类和理性预期 | 第23-26页 |
(三)、从局部均衡导出房地产市场价格模型 | 第26-28页 |
二、方程的解和理性泡沫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第30-41页 |
一、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 | 第30-37页 |
(一)、统计检验法 | 第30-31页 |
(二)、指标指示法 | 第31-34页 |
(三)、理论价格法 | 第34-37页 |
二、泡沫测度方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 第37-41页 |
(一)、对指标指示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 第37-38页 |
(二)、对模型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 第38-39页 |
(三)、对收益还原法的评价与适用性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基于指标指示法的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 | 第41-51页 |
一、房价收入比测度房地产泡沫 | 第41-45页 |
(一)、我国房价收入比偏高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二)、房价收入泡沫测度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三)、房价收入泡沫测度模型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二、指标体系法测度中国房地产泡沫 | 第45-51页 |
(一)、初始指标的选取 | 第47-49页 |
(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 | 第49-50页 |
(三)、指标体系测度房地产泡沫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基于模型法的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 | 第51-56页 |
一、计量经济泡沫测度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二、计量经济泡沫测度模型分析 | 第53-54页 |
三、利用模型的结果测度房地产泡沫 | 第54-56页 |
第七章 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以上海为例 | 第56-65页 |
一、基于协整理论模型的泡沫测度 | 第56-59页 |
(一)、协整理论模型 | 第56-57页 |
(二)、协整理论模型变量的选取 | 第57-59页 |
二、基于协整理论的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以上海为例 | 第59-65页 |
(一)、变量基本统计 | 第59页 |
(二)、单位根检验 | 第59-60页 |
(三)、协整检验 | 第60-62页 |
(四)、误差修正模型 | 第62-63页 |
(五)、泡沫测度 | 第63-65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