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铸造工艺论文--特种铸造论文--其他特种铸造论文

6063与ZL102铝合金在移动磁场中行为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1.1 现代电磁技术的应用第7页
 1.2 电磁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第7-14页
  1.2.1 电磁在液态成形中的应用第7-12页
   1.2.1.1 电磁熔炼第7-8页
   1.2.1.2 电磁净化第8-10页
   1.2.1.3 电磁铸造第10-12页
   1.2.1.4 电磁在半固态铸造中的应用第12页
  1.2.2 电磁在连接成形中的应用第12-13页
  1.2.3 电磁在固态塑性成形中的应用第13-14页
   1.2.3.1 电磁加热第13页
   1.2.3.2 电磁塑性成形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14-15页
  1.3.1 移动磁场铸造与金属型铸造及压铸的比较第14-15页
  1.3.2 课题设想及突破点第15页
  1.3.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步骤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平板形直线电机的设计与研制第16-25页
 2.1 直线电动机的原理和分类第16-17页
  2.1.1 直线电机的原理第16-17页
  2.1.2 直线电机的分类第17页
 2.2 电磁负荷的选择与主要尺寸的确定第17-22页
  2.2.1 电磁负荷的选择第18页
  2.2.2 主要尺寸的确定第18-22页
   2.2.2.1 设计原始数据第18页
   2.2.2.2 电磁负荷选择第18-19页
   2.2.2.3 主要尺寸第19页
   2.2.2.4 初级铁心与初级冲片第19-22页
 2.3 直线电机初级制造工艺第22-24页
  2.3.1 初级铁心的材料第23页
  2.3.2 初级冲片的剪切第23页
  2.3.3 初级冲片的单槽冲压第23页
  2.3.4 线圈的绕制第23-24页
  2.3.5 浸漆工艺第24页
 2.4 平板型直线电机初级第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移动磁场用石膏模试验方案设计及制备第25-33页
 3.1 石膏型铸造的工艺特点第25页
 3.2 制备石膏型用的原材料第25-26页
  3.2.1 石膏第25页
   3.2.1.1 生石膏第25页
   3.2.1.2 石膏粉第25页
   3.2.1.3 对铸造用石膏的性能要求第25页
  3.2.2 填料第25-26页
   3.2.2.1 填料的作用第26页
   3.2.2.2 填料的种类及对石膏型性能的影响第26页
  3.2.3 促凝剂第26页
  3.2.4 增强剂第26页
  3.2.5 减小收缩及裂纹倾向的添加剂第26页
  3.2.6 其它第26页
 3.3 石膏混合料浆体的配比第26-28页
  3.3.1 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表L_9(3~4)第27页
  3.3.2 石膏强度的测定第27-28页
 3.4 石膏混合料浆体的配比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28-31页
  3.4.1 直观分析第28页
  3.4.2 极差分析第28-30页
  3.4.3 方差分析第30-31页
   3.4.3.1 湿强度的方差分析第30页
   3.4.3.2 干强度的方差分析第30-31页
   3.4.3.3 热裂倾向的方差分析第31页
  3.4.4 石膏混合料浆体配比及焙烧方案的最优组合第31页
 3.5 制备的石膏模及其装配第31-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试验条件及方法第33-37页
 4.1 研究对象第33页
 4.2 试验材料第33页
 4.3 试验设备及工艺第33-36页
  4.3.1 熔炼设备第33-34页
  4.3.2 熔炼工艺第34页
  4.3.3 浇注设备及工艺第34-36页
   4.3.3.1 试验用移动磁场装置及试验方法第34-36页
   4.3.3.2 浇注工艺第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移动磁场下铝合金充型能力的研究第37-46页
 5.1 电磁液态铝合金的充型能力及影响因素第37-39页
  5.1.1 电磁液态铝合金的充型能力第37页
  5.1.2 合金特性对充型能力的影响第37-39页
   5.1.2.1 合金品种的影响第38页
   5.1.2.2 液态铝合金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第38页
   5.1.2.3 合金液过热度的影响第38-39页
   5.1.2.4 铸型特性、浇注系统结构对充型能力的影响第39页
 5.2 不同电压值对铸件充型能力的研究第39-41页
  5.2.1 普通碳钢板为下模时铸件的充型情况第40页
  5.2.2 不锈钢板为下模时铸件的充型情况第40-41页
 5.3 薄壁铸件的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第41-45页
  5.3.1 跑火第41页
  5.3.2 缩孔、外收缩及凹坑类缺陷第41-42页
  5.3.3 呛火第42页
  5.3.4 披缝第42-43页
  5.3.5 裂纹第43-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六章 移动磁场下铝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第46-52页
 6.1 试验条件第46页
 6.2 试验结果第46页
 6.3 试验分析第46-50页
  6.3.1 不锈钢为底模的工艺条件下,电磁对ZL102 力学性能的研究第46-48页
  6.3.2 碳钢为底模的工艺条件下,电磁对ZL102 力学性能的研究第48-49页
  6.3.3 电磁对不同底模下制取的ZL102 力学性能的比较第49-50页
 6.4 拉伸试样的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第50-51页
 6.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七章 移动磁场下铝合金显微组织的研究第52-67页
 7.1 试验条件第52页
 7.2 电磁搅拌细化铝合金晶粒的机制第52-54页
  7.2.1 电磁搅拌使凝固组织细化的几种机制第52-53页
  7.2.2 电磁场对非树枝晶组织的影响第53页
  7.2.3 电磁场对铝合金非树枝晶组织的影响第53-54页
 7.3 移动磁场对6063 铝合金晶粒形态和组织的影响第54-56页
  7.3.1 无磁作用时的6063 铝合金晶粒的形态第54页
  7.3.2 电压为130V 时的6063 铝合金晶粒的形态第54-55页
  7.3.3 电压为300V 时的6063 铝合金晶粒的形态第55-56页
 7.4 移动磁场对ZL102 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第56-66页
  7.4.1 重力铸造下ZL102 铝合金的显微组织第56页
  7.4.2 不锈钢为底模的工艺条件下,ZL102 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变化第56-59页
   7.4.2.1 不同电压对ZL102 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7-58页
   7.4.2.2 不同电压对ZL102 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第58-59页
  7.4.3 碳钢为底模的工艺条件下,ZL102 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变化第59-61页
   7.4.3.1 不同电压对ZL102 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9-61页
   7.4.3.2 不同电压对ZL102 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第61页
  7.4.4 ZL102 铝合金组织的扫描电镜分析第61-64页
  7.4.5 ZL102 铝合金组织的能谱分析第64-66页
 7.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SS/J计费中介API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超微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