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土地与房屋的关系 | 第12-19页 |
第一节 世界各主要国家关于土地与房屋关系的立法模式 | 第12-15页 |
一、一元主义立法模式 | 第12-13页 |
二、二元主义立法模式 | 第13-14页 |
三、“地随房走”立法模式 | 第14页 |
四、房地一体立法模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对我国房地一体原则内涵的理解 | 第15-19页 |
一、何谓房地一体原则 | 第15-17页 |
二、房地一体原则的内涵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及其原因 | 第19-30页 |
第一节 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表现 | 第19-24页 |
一、房地一体原则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二、房地一体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第二节 房地一体原则冲突形成原因 | 第24-30页 |
一、所有制层面上的原因 | 第24-25页 |
二、法律理论上的原因 | 第25-26页 |
三、法律规定上的原因 | 第26页 |
四、价值形态上的原因 | 第26-27页 |
五、相关制度上的原因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房地一体原则冲突的解决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学者们对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问题的理论分歧 | 第30-33页 |
一、孟勤国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 第30页 |
二、王卫国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 第30-31页 |
三、王利明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 第31页 |
四、梁慧星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 第31-32页 |
五、孙宪忠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 第32页 |
六、几位学者观点的异同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引入 | 第33-42页 |
一、我国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制 | 第33-34页 |
二、采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必要性 | 第34-37页 |
三、采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可行性 | 第37-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