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 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 第11-16页 |
·逆境引起的膜伤害 | 第11-12页 |
·影响膜透性及结构 | 第11-12页 |
·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 | 第12页 |
·与环境胁迫有关的生理生化效应 | 第12-15页 |
·酶系统的变化 | 第12-13页 |
·代谢途径的改变 | 第13页 |
·胁迫激素的产生 | 第13-14页 |
·逆境诱导蛋白的产生 | 第14-15页 |
·植物抗逆性的获得与信息传导 | 第15-16页 |
·植物逆境反应与植物抗逆性的获得 | 第15页 |
·逆境下细胞水平的信号传导 | 第15-16页 |
2 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胁迫诱导基因的调控与表达 | 第17页 |
·一些已分离和鉴定的抗逆基因作用机理 | 第17-19页 |
·otsBA 基因和 TPS 基因 | 第17-18页 |
·ImtI 基因 | 第18页 |
·P5CS 基因 | 第18页 |
·mtID 基因和gutD 基因 | 第18页 |
·Bets 基因和BADH 基因 | 第18-19页 |
·通过基因转移改良植物抗逆性 | 第19-22页 |
·导入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的研究 | 第19-20页 |
·导入SOD 等基因的研究 | 第20页 |
·果聚糖积累改善了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 的抗旱性 | 第20页 |
·CoR(cold-regulated)蛋白基因 | 第20页 |
·导入AFP 蛋白基因的研究 | 第20-21页 |
·ABA 和Ca2+在植物抗冻基因表达中的调节作用 | 第21-22页 |
·LEA 蛋白基因 | 第22页 |
3 MAPK 的功能特点及级联信号通路 | 第22-31页 |
·动物中的MAPK | 第23页 |
·植物体中MAPK | 第23-25页 |
·MAPK 的结构特点 | 第23-24页 |
·植物体中的MAPK 家族成员 | 第24-25页 |
·MAPK 在植物体中的功能与特点 | 第25-29页 |
·MAPK 与植物激素 | 第25-26页 |
·MAPK 与植物防御反应 | 第26-27页 |
·MAPK 与非生物胁迫 | 第27页 |
·MAPK 与细胞周期的调节 | 第27-28页 |
·植物细胞中MAPK 作用的特性 | 第28-29页 |
·植物体中的MAPK 级联信号通路 | 第29-31页 |
·MAPK 级联信号通路的组成 | 第29页 |
·支架蛋白(Scaffolding Proteins)与MAPK 级联的调节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的克隆 | 第31-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材料 | 第31页 |
·实验用藻种、工程菌和克隆载体 | 第31页 |
·其它试剂及试剂盒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盐生杜氏藻的的培养 | 第31-32页 |
·盐生杜氏藻总RNA 的提取 | 第32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部分cDNA 片段克隆 | 第32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 | 第32-33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盐生杜氏藻总RNA | 第33-34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部分cDNA 片段的克隆 | 第34-35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 | 第35-36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简并引物的设计 | 第37-38页 |
·盐生杜氏藻总RNA 的提取 | 第38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部分cDNA 片段的克隆 | 第38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6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40页 |
·酶及试剂盒 | 第40页 |
·仪器 | 第40-41页 |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6页 |
·质粒pBI121 酶切 | 第41-42页 |
·盐生杜氏藻MAPK 基因酶切 | 第42页 |
·酶切片段回收 | 第42页 |
·载体pBI121-MAPK 的构建 | 第42-4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3-44页 |
·感受态细胞制备采用CaCl_2 法 | 第43-44页 |
·转化采用热激法 | 第44页 |
·质粒pBI121-MAPK 的提取 | 第44-45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5页 |
·感受态细胞制备采用CaCl_2 法 | 第45页 |
·转化采用冻融法 | 第45页 |
·连接子的检测 | 第45-46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46-47页 |
·质粒pBI121 酶切 | 第46页 |
·载体pBI121-MAPK 的构建 | 第46页 |
·农杆菌EHA105 的转化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质粒pBI121 酶切 | 第47-48页 |
·载体pBI121-MAPK 的构建 | 第48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8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盐生杜氏藻MAPK基因转化烟草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9-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9-53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根癌农杆菌菌株 | 第49页 |
·植物材料 | 第49页 |
·培养基 | 第49-50页 |
·酶及试剂盒 | 第50页 |
·试剂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烟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1页 |
·无菌苗的培养 | 第51页 |
·烟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1页 |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51页 |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 | 第51-52页 |
·农杆菌介导MAPK 基因的转化 | 第52页 |
·诱导丛生芽 | 第52页 |
·诱导生根 | 第52页 |
·烟草 DNA 的提取 | 第52-53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 检测 | 第53页 |
·再生植株的移栽 | 第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烟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3-56页 |
·烟草无菌苗的培养 | 第53-54页 |
·不同培养基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54页 |
·根的诱导 | 第54页 |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54-56页 |
·转基因植株获得 | 第56页 |
·转化植株的PCR 检测 | 第56页 |
·移栽 | 第56页 |
3. 讨论 | 第56-61页 |
·烟草种子灭菌 | 第56-57页 |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的获得 | 第57-58页 |
·烟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8页 |
·卡那霉素的筛选过程 | 第58-59页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59页 |
·诱导丛生芽 | 第59页 |
·转化植株的PCR 检测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附图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导师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