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有机电荷传输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表征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载流子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8-40页
   ·引言第8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历史第8-9页
   ·有机电致发光的机制第9-11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第11-13页
   ·评价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主要参数第13-15页
   ·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效率的途径第15-17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第17-34页
   ·影响有机电致发光的主要因素第34-35页
   ·展望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第2章 有机载流子传输材料研究的实验设计第40-45页
   ·有机载流子传输材料的结构选择第40页
   ·有机材料能带的形成与表征第40-42页
   ·循环伏安法第42-43页
   ·本文设计思路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3章 3-(4’-吡啶基)/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45-64页
   ·引言第45页
   ·合成路线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52页
     ·仪器及试剂第46页
     ·实验步骤第46-52页
       ·原料及产物的制备第46-49页
       ·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第49-51页
       ·3-芳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化合物(2a- 2j)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4页
第4章 2,6-二(6-芳基-[1,2,4]三唑并[3,4-b]噻二唑-3)比啶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第64-76页
   ·引言第64页
   ·合成路线第64-65页
   ·实验部分第65-69页
     ·仪器及试剂第65页
     ·实验步骤第65-69页
       ·原料及产物的制备第65-67页
       ·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第67-69页
       ·2,6-二(6-芳基-[1,2,4]三唑并[3,4-b]噻二唑-3)吡啶的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第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第5章 双缩二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第76-87页
   ·引言第76页
   ·合成路线第76页
   ·实验部分第76-80页
     ·仪器和试剂第76-77页
     ·实验步骤第77-80页
       ·原料及产物的制备第77-78页
       ·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第78-79页
       ·双缩二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79-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保险业效率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