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农民非农化现状研究--以山东临沂后乡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2页 |
一、后乡村农民非农化现状的调查与描述 | 第12-22页 |
(一) 临沂兰山区后乡村的概况 | 第12-13页 |
(二) 后乡村农民非农化的现状 | 第13-21页 |
1、经济层面的非农化现状 | 第13-17页 |
2、身份层面的非农化现状 | 第17页 |
3、权利待遇的国民化现状 | 第17-19页 |
4、心理文化层面的非农化现状 | 第19-21页 |
(三) 小结 | 第21-22页 |
二、个案比较 | 第22-25页 |
(一) 贵阳市乌当区非农化个案分析 | 第22-23页 |
(二) 成都近郊高碑村非农化个案分析 | 第23页 |
(三) 上海郊区农民非农化个案分析 | 第23-24页 |
(四) 小结 | 第24-25页 |
三、城郊农民非农化滞缓的因素分析 | 第25-31页 |
(一) 后乡村农民非农化滞缓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二) 共同的制约因素 | 第26-31页 |
1、以“集体排他”为特征的制度、体制性障碍 | 第26-29页 |
2、制约农民非农化的主体性障碍 | 第29-30页 |
3、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对农民非农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4、低水平的城市化建设对农民非农化的影响 | 第31页 |
四、国外农民非农化的启示 | 第31-34页 |
(一) 农民非农化与工业化的同步性 | 第32页 |
(二) 政府有效制度的安排和立法的完善 | 第32-33页 |
(三) 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 第33页 |
(四) 农民国民待遇和各项权利的普及 | 第33-34页 |
五、促进城郊农民非农化的对策思路 | 第34-40页 |
(一) 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非农化的桎梏 | 第35-37页 |
(二) 转变政府职能,农民非农化政府要有为 | 第37-40页 |
(三) 农民自身要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 | 第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