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海水环境下铝/锌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阴极保护的原理 | 第13-14页 |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评定指标 | 第14-15页 |
·锌、铝牺牲阳极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锌系阳极 | 第15-16页 |
·铝系阳极 | 第16-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5页 |
·配方的确定 | 第20页 |
·合金熔炼 | 第20-21页 |
·试样制备 | 第21页 |
·实验条件 | 第21-22页 |
·辅助阴极 | 第21页 |
·试验介质 | 第21-22页 |
·参比电极 | 第22页 |
·铜电量计 | 第22页 |
·电源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恒电流法 | 第22-23页 |
·自放电法 | 第23页 |
·金相分析法 | 第2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计算实际电容量 | 第23-24页 |
·计算理论电容量 | 第24页 |
·计算电流效率 | 第24-25页 |
第3章 铝、锌牺牲阳极材料的研制 | 第25-46页 |
·引言 | 第25页 |
·铝阳极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6页 |
·电位 | 第25-29页 |
·电流效率 | 第29-31页 |
·表面溶解状况 | 第31-34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34-35页 |
·结果讨论 | 第35-36页 |
·锌阳极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电位 | 第36-40页 |
·电流效率 | 第40-41页 |
·表面溶解状况 | 第41-43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43页 |
·结果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合金元素对铝、锌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46-58页 |
·引言 | 第46页 |
·Sn对 Al-Zn-In-Si阳极影响的分析 | 第46-51页 |
·低温时的影响 | 第46-49页 |
·高温时的影响 | 第49-51页 |
·高温海水中铝镉镁等元素对锌阳极影响的研究 | 第51-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热处理对铝、锌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58-69页 |
·引言 | 第58页 |
·对 Al-Zn-In-Si-Sn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58-64页 |
·开闭电位 | 第58-60页 |
·电流效率 | 第60-61页 |
·表面溶解状况 | 第61-62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62-64页 |
·对 Zn-Al-Cd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64-68页 |
·开闭电位 | 第64-65页 |
·电流效率 | 第65-66页 |
·表面溶解状况 | 第66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66-67页 |
·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自放电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引言 | 第6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电流密度变化 | 第69-70页 |
·工作电位变化 | 第70-71页 |
·电流效率 | 第71-73页 |
·表面形貌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