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协议和ARM平台的VoIP网关的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页 |
·VoIP(IP电话)的国内外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IP电话的理论基础 | 第12-25页 |
·VoIP的基本原理 | 第12页 |
·VoIP的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信令技术 | 第13页 |
·编码技术 | 第13页 |
·实时传输技术 | 第13页 |
·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 | 第13页 |
·网络传输技术 | 第13-14页 |
·VoIP的几种主要协议及比较 | 第14-17页 |
·H.323协议 | 第14页 |
·SIP协议 | 第14-15页 |
·MGCP协议 | 第15页 |
·H.248/MEGACO协议 | 第15-16页 |
·SIP和H.323的比较 | 第16-17页 |
·SIP协议 | 第17-24页 |
·SIP协议的结构 | 第17-18页 |
·SIP协议的组件 | 第18-20页 |
·SIP协议的格式 | 第20-21页 |
·SIP协议的流程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VOIP终端网关的设计架构 | 第25-29页 |
·VoIP终端网关的作用 | 第25-26页 |
·网关设计的总体目标 | 第26-27页 |
·网关基本功能 | 第26页 |
·网关扩展功能 | 第26-27页 |
·网关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网关系统平台的实现 | 第29-50页 |
·系统主板的设计 | 第29-34页 |
·微处理器S3C44B0X性能 | 第29-30页 |
·晶振电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存储器的设计 | 第31-32页 |
·串行接口的设计 | 第32-33页 |
·JTAG接口的设计 | 第33页 |
·快速以太口设计 | 第33-34页 |
·语音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4-36页 |
·VXWORKS系统的移植 | 第36-49页 |
·系统和BSP的认识 | 第36-41页 |
·BSP的开发过程 | 第41-45页 |
·BSP移植的关键问题 | 第45-48页 |
·BSP的调试方法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SIP语音终端网关系统的应用开发 | 第50-64页 |
·应用开发的设计思想 | 第50页 |
·语音终端的任务设计 | 第50-52页 |
·SIP协议栈的选取 | 第52-56页 |
·开源SIP协议栈的比较 | 第52-53页 |
·Osip2和eXosip协议栈的简析 | 第53-56页 |
·SIP协议的设计方法 | 第56-63页 |
·eXosip/oSIP协议栈的UA的结构 | 第56-57页 |
·eXosip函数归类 | 第57-58页 |
·eXosip协议栈的任务实现 | 第58-61页 |
·部分代码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 第64-72页 |
·引言 | 第64页 |
·系统平台调试 | 第64-67页 |
·硬件的调试 | 第64-65页 |
·操作系统的调试 | 第65-67页 |
·系统平台的测试 | 第67-69页 |
·测试环境 | 第67页 |
·测试过程 | 第67-69页 |
·测试结果 | 第69页 |
·应用程序的调试 | 第69-71页 |
·调试环境 | 第70页 |
·调试过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